摘要:厦门,海风轻拂,星光熠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这里走过第7个年头。今年,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人汇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与创意交融中,共同描绘世界电影发展的蓝图。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了内容丰富的论坛与活动,如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金鸡·鼓浪屿论坛,并首次
11月15日晚,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现场,乔榛、肖桂云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厦门,海风轻拂,星光熠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这里走过第7个年头。今年,来自全球各地的电影人汇聚一堂,在思想碰撞与创意交融中,共同描绘世界电影发展的蓝图。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了内容丰富的论坛与活动,如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金鸡·鼓浪屿论坛,并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从国际合作、科技赋能、青年培育等维度,展现了中国电影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与创新发展的蓬勃生机。
畅通中国电影出海航道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首次举办的金鸡国际圆桌对话备受瞩目。11月12日,来自西班牙、法国、英国、南非等国的电影基金代表、制片人、选片人,与中国电影人围绕电影投融资、国际合作、电影节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中国电影出海梳理有效路径。
国际合拍片作为电影合作的重要形式,其文化定位与创作策略引发深入讨论。法国电影制片人娜塔莎·德维莱尔以中法合拍项目《熊猫月亮》为例,剖析了合拍片的文化基因:“若由中国导演主导,作品会自然植根于中国文化;若由外国导演执导,即使在华拍摄,作品在本质上仍更接近西方电影。”她建议,“与其追求庞杂的内容,不如专注于讲述一个能引发共鸣的主题。”
实践中,中法两国通过多个合作项目积极探索合拍片的可行路径。其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法国国家电视集团与四川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三星堆——古老的城市》便是一次成功实践。该片法国导演帕斯卡尔·库索表示:“骨子里,我们有着相似的文化基因。中国和法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很重视历史文化。”这种基于文明对话的合作模式,为国际合拍提供了新思路。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选片人林清心认为,好电影没有“标准公式”,其魅力更多是一种“化学的呈现”。她特别强调,影片翻译质量对国际传播的重要性。
随着对话深入,议题进一步延伸至流媒体与人工智能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娜塔莎·德维莱尔提到法国的监管经验:“法国要求流媒体只能展示40%左右的电影内容,这样的监管让流媒体不会过多影响电影市场。”
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影产业变革
11月13日,金鸡·鼓浪屿论坛以“电影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如何为电影注入新动能,更加深入地探讨科技对电影产业的影响,为“讲好中国故事”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过去拍摄一部星际大片,资金、技术等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在今天,用AI生成概念图、用虚拟场景拍摄,使过去的不可能成为可能。”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隽说,未来电影制作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你拥有多少摄影棚、多大的物理空间,而在于你是否拥有更开放、更智慧、更发达的数字创作生态和技术网络。
电影人当如何拥抱新兴技术?王隽提到今年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的好成绩。“这一成绩要归功于讲好故事的初心和用好技术的创意能力的高度结合。”王隽介绍,通过AI+IP的方式,上影打造的XR体验项目《浪浪山小妖怪之妖你同行》在全国24个省市60家门店落地,受到了许多年轻观众的欢迎。
哪吒系列动画电影视效导演、总监石超群分享了他的动画创作演进历程。从《魁拔》时期的“单打独斗”,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集结全国60余个团队参与,再到如今能从容调度全国138个团队4000多人参与制作,石超群感慨道:“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把单打独斗的行业变成团队协作生态。”这一历程也清晰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日渐成熟的轨迹。
“AI可以生成画面,但无法替代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则强调,艺术创作中人文温度的重要性。他提醒,电影人要拥抱AI,但创造者瞬间迸发的灵感比掌握新技术更重要。
为青年影人培养搭建平台
青年是电影的未来,金鸡百花电影节始终致力于为青年影人搭建成长平台。作为电影节“全年金鸡”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海峡两岸青春影展今年有400多位两岸影视界人士参与,该影展核心板块——海峡两岸高校短片大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918部,创下历史新高。
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影视人才共育,活动现场发布了海峡两岸影视学院联盟“飞行导师”名单,通过“飞行授课”模式汇聚两岸影视高校优质学者资源,构建起可持续的两岸影视人才共育机制。
与此同时,金鸡创投“高校联盟学子计划”也为青年影人提供了更为专业的成长平台。该计划由厦门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8所高校组成的艺术教育联盟与金鸡创投联手推出。厦门大学2025届毕业生娜孜丽克·叶尔肯导演的作品《白卷》获得“高校联盟·优胜作品”荣誉,她激动地表示:“这份肯定对我意义重大,它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也激励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从国际对话到科技赋能,从青春创作到人才培养,金鸡电影节以其多元平台与前瞻视野,构建起中外电影交流的桥梁、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青年影人成长的摇篮。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