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厦门金鸡奖这一晚,陈思诚凭《唐探1900》拿下最佳导演,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只拿最佳美术片且主创全员缺席、奖杯邮寄,这一下把话题点燃了
厦门金鸡奖这一晚,陈思诚凭《唐探1900》拿下最佳导演,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只拿最佳美术片且主创全员缺席、奖杯邮寄,这一下把话题点燃了
说实话,很多人刷着手机,看着颁奖直播,第一反应不是恭喜谁,而是“怎么会这样”
从提名阶段开始就不太平,据媒体提到,祖峰和林见捷的提名后续被删除
组委会至今没公开解释缘由,观众的疑问就像海风一样一阵阵往上扑
奖项本该是对创作的尊重,但越到最后,越像一场各说各话的辩论赛
饺子这次不来,其实早有预告
他在四月的华表奖就话说在前:新作发布前不参加任何活动,专心创作
这不是耍酷,是真把心思都砸在片子里了
《哪吒之魔童闹海》拿到导演分成约五个亿,他直接全投进新作
有人说这太猛了,可想想他的工作方式就明白——
一个十秒镜头能渲染三天,三十分钟不满意的成片说砍就砍
有时候你能从他团队发的只言片语里,听见键盘敲击和服务器嗡嗡作响的那种执拗
票房是另一个维度的答案
《哪吒之魔童闹海》从1月29日上映,到6月30日放映密钥到期
全球票房定格在159亿元,内地154.45亿,3.24亿人次走进影院,这已经把它送进了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
有奥斯卡评审曾公开喊话,希望他带作品去竞争,那种跨语言的热度,不是随便吹出来的
但在金鸡的结果里,它只被放在“最佳美术片”
饺子和团队、合作方一起缺席,连代领的人都没有,奖杯只能邮寄
你说气不气,更多是淡淡的——
他似乎把“荣耀”这件事,往后放了一格
反过来看陈思诚
从2014年开始,他像个精通市场的产品经理,出手就奔着观众的爽点
他自己也讲过
投资回报率“基本都是十倍左右”
截至2025年2月
陈思诚导演票房累计158.87亿,一度以153.47亿登顶导演票房榜
《唐探1900》春节档收了33.47亿元,排名第二,豆瓣6.4分
不算烂,也不算惊艳
你走进他的电影,喜剧、推理、悬疑一锅炖,剪辑和音乐稳稳地把你情绪拎着走
很多观众说这叫成熟的工业化,也有人皱眉——
广告植入多,剧情有些靠“顿悟”和反派自曝推动
看完出门还在嘀咕
这些评价未必公平,但能说明,他的方法很“会算”。
两条路摆在眼前:一条是高效的商业赢法,一条是把时间和耐心砸进打磨
豆瓣均分也给了一个参考:饺子两部《哪吒》均分8.45,陈思诚八部均分6.2
评分不是圣旨
但当票房与口碑同时出现在一张表里,的确能看出谁更被“内容”本身拉着跑
所以才会有那句看似简单又扎手的话——
这次,饺子缺席,是另一种到场
我不太愿意把两个人变成非黑即白
陈思诚不只会算账
他搭起了“唐探宇宙”,还把《误杀》《消失的她》这类作品推到更大的大众盘子里
让更多人习惯去影院解决一个晚上
这在行业里是有价值的
而饺子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
当你把“最后一部”的标准放到每次创作上,很多东西自然归位
至于金鸡奖的风波,还是得把分寸摆正
有人在社交平台质疑评选与某些“主任”影响过深
这类说法多是坊间流传,未见官方回应,别轻易上纲上线
提名的变动和奖项的归属
更需要透明的规则来让人服气
哪怕一句“未能公布的具体原因”,也比默默装作没发生更好
我常想,夜市大排档和米其林能在一条街里共存,电影也一样
中国电影既需要把一碗热汤端稳的商业片,也需要有人在灯下一帧一帧扣细节的匠心
奖杯很亮,但真正让人记住的是黑暗里那束光
当陈思诚站在台上对着镜头
饺子可能还在工作室里对着屏幕调色
这两种画面并不矛盾
我们需要的是更清楚的评奖标准,更体面地回应争议,更耐心的创作与更诚恳的观众
接下来值得留意的,也很简单
组委会会不会就争议作补充说明
陈思诚团队要不要回应这次“褒奖与质疑”的双重声浪
光线会不会给饺子新作的进度放出点风
电影圈像潮水,退去的时候
来源:好奇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