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见过太多孩子,在初中这条河里扑腾,用尽全力,却只是在原地打转。
我见过太多孩子,在初中这条河里扑腾,用尽全力,却只是在原地打转。
他们不是不努力。
相反,他们太努力了。
试卷堆成山,辅导班排满周末,眼皮在打架,笔还不敢停。
可成绩单上的数字,像结了冰,纹丝不动。
家长急,孩子更苦。那种拼尽了全力却看不到希望的滋味,我懂。
我在重点高中待了十年,回头再看初中那段路,心里像明镜一样。
有些东西,老师不常在课堂讲,试卷上也不直接考,但它就像水下的暗流,实实在在地推着每一个孩子往前走,或往后掉。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这些。
第一个真相:学习的力气,是省出来的,不是拼出来的。
你是不是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
错了。
真正会学习的人,第一个学会的是“偷懒”。
不是让你去玩,而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比如背单词。
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像背一串乱码,痛苦且低效。
但你试试,把这个词放进你最爱的那句歌词里,或者把它贴在你家冰箱上,每天开冰箱拿饮料时看一眼。
让知识和你熟悉的生活发生联系,它就会像老朋友一样,住进你脑子里,赶都赶不走。
再比如数学题。
别一头扎进题海,见题就做。
先花十分钟,把课本上的例题和公式推导过程,像看故事一样看明白。
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考你什么,它的“心”在哪里。
你打通了这道关,后面做十道题,可能比之前糊里糊涂做一百道还有用。
力气省对了地方,跑起来才轻快。
第二个真相:你的情绪,是你最宝贵的学习工具。
你觉得学习只是脑子的事?
不,它更是心里的事。
一次考试砸了,你心里憋着一股气,是选择“我偏不信我学不好”的劲儿,还是“算了,我就这样了”的丧气?
这一念之差,能让你走向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给自己一点“小甜头”吧。
今天攻克了一道难题,就奖励自己听十分钟最爱的音乐。
这周计划完成了,就去看一场心心念念的电影。
这不是放纵,这是在给你持续奔跑的发动机加油。
让你的努力和快乐连接起来,学习才不会变成一种刑罚。
还有,别怕问。
问老师,问同学,不丢人。
藏着掖着,那个漏洞才会变成你前进路上最深的坑。
开口问,是你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抓回自己手里。
第三个真相:真正的竞争,在每天放学后的那两小时。
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为什么差距越拉越大?
秘密就在放学后,你独自面对书桌的那段时间。
那不是用来机械地完成任务的。
那是你和你自己对话的黄金时间。
用十分钟,想想今天老师讲的重点,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
再用十分钟,规划一下明天要做什么,写在便签上,清晰明了。
这一点点“多余”的思考,能把你白天吸收的知识,从一盘散沙,砌成坚固的砖墙。
日积月累,这堵墙就是别人难以逾越的壁垒。
别用身体的疲惫,掩盖思维的懒惰。
真正的努力,是带着脑子去干活。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你要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
方法永远比蛮干重要,方向永远比速度珍贵。
从现在开始,试着把“我必须要学”,换成“我选择学好”。
试着在每一个疲惫的瞬间,给自己一个微笑,而不是一声叹息。
学习这条路很长,但决定最终去向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关键的路口。
我希望你能选对。
愿你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里有谱。
稳稳地,走向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来源:玲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