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我总觉着,那些吹嘘“国漫崛起”的人,多少带点自我感动。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我才发现——原来不是观众爱做梦,是饺子导演真敢“赌”。他这一赌,赌上的不只是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是把国漫从“还行”直接拽到了“惊艳”的赛道。
以前我总觉着,那些吹嘘“国漫崛起”的人,多少带点自我感动。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我才发现——原来不是观众爱做梦,是饺子导演真敢“赌”。他这一赌,赌上的不只是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是把国漫从“还行”直接拽到了“惊艳”的赛道。
他“赌”在了坚持上。 一个医学生转行做动画,听起来就像让厨子去开飞机。可饺子偏不信邪,死磕三年半做出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又带领团队用五年磨出《哪吒》。这哪是拍电影?简直是拿青春当赌注,硬生生把“不可能”磨成了“可能”。
他更“赌”在了颠覆上。 当所有人以为哪吒必须是乖巧灵童时,他偏要塑造一个烟熏妆、痞笑容的“魔童”。传统故事里“剔骨还父”的悲剧,被他改写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宣言。这一把,他赌观众愿意接受一个有缺陷、会叛逆,却更真实、更燃的英雄。
他最“赌”在了真诚上。 没人投资,他就自己垫钱;特效不够,就一遍遍重做。申公豹变身的镜头磨了两个月,团队几近崩溃,他却说“没达到理想效果,绝不放过”。这不是固执,是明白:观众的眼睛雪亮,只有真心才换得真心。
如今回看,饺子导演这场豪赌,赢得漂亮。他让我们看到:国漫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敢砸时间、敢破常规、敢把身家性命押给热爱的“勇”。这份勇气,不仅点燃了银幕,更点燃了无数普通人的相信——原来拼尽全力,真能把“天花板”捅个窟窿。
来源:雯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