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再会在某个深夜,被一段模糊的情感回忆缠得辗转反侧;看苦情爱情电影时,眼泪只给虚拟的角色,再也不会下意识代入自己的故事。这种近乎“冷漠”的平静里,我终于看清一个真相:那些曾让我撕心裂肺的高浓度喜欢,其实一直在悄悄消耗我的灵性。
30岁这年,我突然和过往的自己和解了。
不再会在某个深夜,被一段模糊的情感回忆缠得辗转反侧;看苦情爱情电影时,眼泪只给虚拟的角色,再也不会下意识代入自己的故事。这种近乎“冷漠”的平静里,我终于看清一个真相:那些曾让我撕心裂肺的高浓度喜欢,其实一直在悄悄消耗我的灵性。
青春期时,喜欢的人随口提了一句“偏爱温柔系的女明星”,你便对着镜子嫌弃自己的棱角;后来遇见心动的人,他喜欢沉稳内敛的性格,你就硬生生把自己的活泼开朗藏起来,学着说言不由衷的话。我们总在高浓度的爱意里,主动把对方的审美当成标尺,把他的偏好当成圣旨,一点点磨掉自己的特质。
我认识一位博主朋友,二十多岁就凭自己的能力在一线城市买下豪宅,活成了同龄人羡慕的样子。可当她喜欢的人说“更爱朝九晚五、能做三菜一汤的普通女孩”时,她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的家,突然崩溃大哭:“或许我根本不是正常人会爱的类型。”
这种高浓度喜欢,本质上是一场自我献祭式的“被凝视”。我们心甘情愿把自己变成一件等待评判的物品,对方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就能在我们的世界里掀起惊涛骇浪。你开始忽视自己的优点,怀疑自己的价值,哪怕你明明在学业、事业上闪闪发光,却总因为对方的一句“不够好”,就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
直到那份浓烈的喜欢褪去,就像从冰凉的潮水里艰难上岸,你才会后知后觉地打个寒战:原来我早已在这段关系里,弄丢了完整的自己。
现在的我,身处一段平稳的亲密关系里。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没有小心翼翼的试探,更多时候,这份爱就像空气一样自然存在。我不用为了获得关注而刻意讨好,不用为了迎合对方而改变自己,反而在这份“松弛感”里,找回了久违的灵魂自由。
我终于明白,好的爱从来不是“失去自我”的博弈,而是“保有自我”的共生。那些让你放弃爱好、隐藏棱角、否定价值的喜欢,再浓烈也只是糖衣炮弹,甜过之后,便是自我的溃不成军。
要知道,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个路口与你告别,唯独自我,是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属于你的财富。它是你面对生活的底气,是你对抗孤独的铠甲,是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能让你重新站起来的底牌。
所以,别再把“爱到尘埃里”当成深情。真正的爱,是你爱他,也依然爱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是你愿意为他付出,却永远不会交出自己的灵魂。
降温了,记得添衣,更记得好好爱自己。你的灵性、你的自由、你的自我,远比一场轰轰烈烈的高浓度喜欢更值得被珍视。
愿我们都能在爱里清醒:不做谁的附属品,只做自己的主角。
#互动话题# 你有过为喜欢的人丢失自我的经历吗?后来的你,是怎样找回自己的?
来源:是樂宝吖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