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了45块买票,结果吓得只想逃回售票口——不是被剧情,是被自己怎么又上当的羞耻感。” 11天6500万,把黄晓明、陈坤、舒淇集体踩脚下,这部豆瓣5.2的《即兴谋杀》用一张60年前的英国老剧本和一行“心脏病患者慎看”的吓人标语,再次证明:国产恐怖片卖的不是鬼,
“花了45块买票,结果吓得只想逃回售票口——不是被剧情,是被自己怎么又上当的羞耻感。” 11天6500万,把黄晓明、陈坤、舒淇集体踩脚下,这部豆瓣5.2的《即兴谋杀》用一张60年前的英国老剧本和一行“心脏病患者慎看”的吓人标语,再次证明:国产恐怖片卖的不是鬼,是观众的好奇心税。
片子烂得毫不意外。古堡遗产、密室遗嘱、全员恶人,套路像复制粘贴,连英国阴冷雾气都没来得及P成中国南方回南天。李庚希+刘奕铁,刚在《漫长的季节》里攒下的口碑,转头就被这部“密室剧本杀”榨成流量。最惨的是黄晓明,镜头一出现,弹幕齐刷“霸总又来陪跑”,堪称大型社死现场。
可它偏偏赚翻了。秘密就在那张海报:红底白字“建议成年观众陪同”,再配上邓家佳瞳孔地震的特写,短视频平台剪成15秒“jump scare”合集,点赞轻松破百万。影院经理透露,黄金场次上座率75%,“全是小情侣,看完就吵,吵完就发抖音,第二天还拉朋友二刷吐槽”。情绪价值拉满,质量谁还关心。
明星“下海”拍鬼片早不是新闻。李梦在《鸳鸯楼》里演阴宅前妻,苏小玎刚靠《狂飙》小火,转身就接《凶咒之诡戏》;何润东、陈妍希更是把台湾偶像剧滤镜摔碎,直接进荒村。背后原因很简单:平台S级项目缩减,现实题材审核慢,恐怖片成本低、周期短、回款快,2000万成本三天网播就能回本,谁跟钱过不去。
翻拍+汉化失败更是老生常谈。《即兴谋杀》的英国原版讲战后贵族没落,阶级讽刺锋利;搬到中国,遗产法、继承顺序全对不上,律师一开口像背法考答案,观众笑场。审查红线摆在那,鬼不能真闹,人不能太坏,结局必须正能量,导演干脆摆烂:逻辑不通就靠黑屏转场,气氛不够直接炸音响,轰一声,票房又多一千万。
数据看着更魔幻:2023年国产恐怖片总票房同比涨35%,可豆瓣过6分的只有一部《纸人回魂》。同档期艺术片《女孩》讲女性困境,口碑7.8,票房三天跳水;《阳光俱乐部》把镜头对准临终关怀,观众嫌“太丧”,排片跌到清晨场。市场用钱包投票:上班已经够苦,周末就想看烂片骂着解压,谁要再被现实教育两小时。
有人骂观众傻,其实观众门儿清。短视频平台“烂片打卡”话题播放量120亿,专收《××谋杀》《××惊魂》这类5分以下的票根。年轻人把吐槽当社交货币,片方把吐槽当免费水军,双向奔赴,只剩认真拍电影的人蹲在路边怀疑人生。
一句“加强原创、培养观众”喊了十年,剧本工坊开了不少,写出的鬼还是不准成精。资本等不起,导演耗不起,观众等得起的直接转去看韩剧《恶鬼》。想破局,要么审查给点真正的“鬼权”,要么平台把分账模式从“有效观看6分钟”改成“看完才给钱”,否则下一部《即兴谋杀》已经在剪辑房里配尖叫声了。
——“烂片赚翻”循环继续,钱包和智商总有一个要挨打。
网友评论: 刚看完,全场最吓人的是灯亮那刻账单:两张票+可乐90块。 剧情?别问,问就是大型密室逃脱广告。 李庚希演技还行,毕竟要对着空墙演“啊好可怕”,换我早笑场。 国产恐怖片定律:海报越红,内容越空;尖叫越大,剧情越垮。 建议以后直接卖耳机,配套“鬼叫”音轨,省得拍片子。 以及,下次谁再拉我看国产鬼片,请先出示精神损失险。
来源:率真山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