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黄渤与周冬雨在金鸡奖开幕式上共同“点亮金鸡”,凝视中国电影120年征程时,陈佩斯那句对黄渤的评价骤然回响,而这场仪式,也成了他“地位现行记”的最直接体现。
文|九三
编辑|黄毅来了
当黄渤与周冬雨在金鸡奖开幕式上共同“点亮金鸡”,凝视中国电影120年征程时,陈佩斯那句对黄渤的评价骤然回响,而这场仪式,也成了他“地位现行记”的最直接体现。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的120周年,由央视等超过17个媒体平台直播的金鸡奖盛典意义重大。
谁也没想到,金鸡奖组委会将开幕式最具象征意义的“点亮金鸡”环节交给了黄渤和周冬雨。
这一次,三金影帝与影后的并肩站立不只造就了“直播名场面”,更是一场真实的“地位现形记”,戳破了黄渤在电影圈的真实地位。
在金鸡典礼前不久,他已经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上获得了“年度特别荣誉演员”的奖项,证明了电影行业对他的认可。
这次在金鸡典礼致敬电影120年的环节中站在舞台中央的发声,又一次证明官方对他专业能力的肯定,以及为他作为中国电影中坚力量的身份给予官方背书。
可能是黄渤站在中国电影最高殿堂的画面有种莫名的魔力,很多观众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陈佩斯曾经对他的评价,也真正明白了他站在这里的理由。
“黄渤演的小人物比主角还让人忘不了!他从不把‘小人物’当笑话,每个角色都有尊严和执念。”
《疯狂的石头》中,当他饰演的黑皮被困下水道三天三夜爬出来后,满头脏污,嘴里叼着面包疯跑时,让所有人印象深刻。
他将一个可悲又可笑的城市边缘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这个戏份不多的配角拥有了极强的生命力。
这部作品也成了他的成名作,并以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为自己赢得了更广的市场空间。
《斗牛》里的牛二是其众多“小人物”中最经典的一个。
在影片中,他只是一个憨傻的农民,为了看管共产党留下的奶牛不断与各种团体展开生死较量,其中绝大多数戏份都是和一头牛在一起。
为了拍摄顺利,黄渤提前进了剧组,一边与牛培养感情,一边体验农村人的生活。
几个月过后,满身污垢,头发打绺,一口当地口音的黄渤让所有工作人员人震惊。
等再看到“主角之一”的牛只听他一个人的话后更是心服口服,大家都相信他能演好这个角色。
可黄渤并不满意,他得想办法让这个角色更真实与可信。
“微微缩着脖子,佝偻着背,看人时总会不自觉的躲闪但又带着一股倔劲。”
这些细微的动作是黄渤为牛二精心设计的动作,让他的形象更立体,一看就相信这是一个有点自卑但认死理的农村青年。
然而,等到真正拍摄时,黄渤继续开始了“自我折磨”。
因为一直在山上拍戏,他四个月里跑烂了37双棉鞋。
更甚至为了影片中一个要展现出牛二和牛磨合期的烦躁镜头,硬是在从山顶到山脚来回跑了一百多遍,累到呕吐,只是为了演出角色的那种绝望和崩溃。
当他最终对着地窖里的牛说:“别怕,我都安排好了”,那种在荒诞中建立起的巨大信念,让一个小人物的执念真正焕发出了光彩,也让这部电影被大众视为“一部小人物的史诗”。
喜剧大师陈佩斯同样被他征服。
《戏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个有点憨直,骨子里却很认真的包子铺伙计“大嗓儿”,但却被认错成京剧名角的荒诞故事,这部影片由他和陈佩斯一起主演。
当被认成京剧名角时,他既慌张又想显摆自己,以至于手都不知道往哪放的窘态,让所有人捧腹大笑但又觉得真实。
影片中大嗓儿以一种天生的钝感和懵懂抵消了强权带来的压迫和恐惧,观众虽然经常会被他的天真逗笑,却能真实的感受到小人物在乱世之中步履维艰地悲凉底色。
黄渤不觉得这只是一个逗乐的角色,反而在用百分之百的真诚去演这个角色的“懵”,完全不会笑场。
在与他的合作中,陈佩斯常常会被他对演戏的真诚态度感动,因此才有了那句“他从不把小人物当笑话”的评价。
一部部好作品的出现,让黄渤成功拿下多个有含金量的奖项,更是完成了从“喜剧演员”到“品质保证”的晋升,也难怪能被行业认定为代表人物,参与“点亮金鸡”的仪式。
许多观众都会感慨:“我们爱的就是黄渤‘小人物’的这张脸”。
殊不知,来时路才是他手里真正的“底牌”。
黄渤的演艺之路,其实是从唱歌开始的。
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他,从初中毕业后就进入歌厅,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乐队,名为“蓝色风沙”,并在全国各地演出,最后漂泊到了北京。
可90年代中期,驻扎在北京寻求机会的歌手多如牛毛,他在这里四处碰壁。
费劲心思写出的歌没有公司要,签约的唱片公司因为他的长相问题不肯包装他。
眼看着曾一起与自己在酒吧里跑场子的周迅,沙宝亮等人相继走红后,强烈的不安全感每天都在席卷着他。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早上醒来后会在床上呆坐几个小时,想接下来该干嘛。”
深感在北京闯不出名堂的黄渤,最后选择了回到青岛做起小生意,却依然没有起色。
但人生总该是有起伏的,在低谷中的黄渤终于在两年后迎来了自己的“起”。
某天好友高虎找到他,想让黄渤参与《上车,走吧》的拍摄,可毫无表演经验的他,常常会在片场闹笑话。
他以为演员其实和导演一样可以终止拍摄,便经常为自己喊停,搞得导演管虎苦不堪言。
可经过几天的边演边学后,黄渤很快找到了节奏,演起来感觉什么都对了,让导演连连称赞。
这部电影最后上映后还成功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为黄渤的电影之路注入了强大动力。
但此时应该急流猛进的他却一时间消失在了大众视野。
黄渤虽然靠着一部影片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选择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因为形象问题,他连考两年才进入了大学,并在学习里努力学习打下更扎实的表演基础。
毕业后的黄渤重新起航,依旧是从小角色演起,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段坎坷的经历也一直在为他的演艺事业提供着养分。
从狼狈的黑皮到执拗的牛二,再到懵懂的大嗓儿,他的表演始终坚守着“从不把小人物当笑话”的原则,用自己告诉着大家“演技才是长久的流量”的事实。
黄渤曾经摸爬滚打的苦楚,成了日后表演接地气的宝贵养分。
也正是带着敬意去饰演的无数小人物铸就了他如今在电影圈的地位,让更多人相信了陈佩斯那句话。
一个能为小人物赋予尊严的演员,终会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部分参考资料:
新京报|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黄渤、周冬雨点亮金鸡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