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藏地心迹》勾勒民族大团结的和美画卷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0:42 1

摘要:为了能向观众呈现最为真实的援藏情景,于8月上映的电影《藏地心迹》的总制片人周鹏程安排剧组成员提前进行高原适应训练,精心规划出灵活的拍摄计划,还专门自建医疗队,时刻守护着成员们的健康。他们在重重困境中坚守,只为完成这部震撼心灵的佳作。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2日电 (周静)为了能向观众呈现最为真实的援藏情景,于8月上映的电影《藏地心迹》的总制片人周鹏程安排剧组成员提前进行高原适应训练,精心规划出灵活的拍摄计划,还专门自建医疗队,时刻守护着成员们的健康。他们在重重困境中坚守,只为完成这部震撼心灵的佳作。

电影《藏地心迹》以重庆援藏干部的真实经历为蓝本,引领人们踏入那片神秘且充满挑战的雪域高原,去感受一场在生死考验下的热血之旅,领略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图为电影剧照。电影制片方 供图

一次生死大考验的雪域之旅:挑战极限的坚守

影片中,重庆援藏医生马东全力抢救因保护马鹿而胳膊重伤的藏族男孩扎西。手术台上,马东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搏斗。每一针的缝合,都饱含着他对生命的崇高敬意;每一次的伤口清理,都是在为扎西的生命奋力拼搏。扎西苏醒后,即便身体承受着剧痛,却始终默默忍受,可当想到自己无法再担任升旗手时,内心的痛苦溢于言表。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马东,也让屏幕外的我们为之动容。马东将扎西的事迹发布到网络上,瞬间引发了强烈关注,当地的援藏干部们也纷纷留意到了这个善良且坚韧的藏族少年。

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和美画卷:温暖交融

扎西一家对国旗满怀深情。曾祖父带着祖父、祖父带着父亲、父亲又带着扎西,代代传承升国旗的仪式。受此熏陶,成为优秀升旗手是扎西最大的梦想,在蓝天雪山下,五星红旗是他心中的神圣信仰。可胳膊受伤后,扎西满心痛苦与迷茫,无法再升起那面心爱的国旗 。此时,马东与援藏教师杨雪向他伸出了援手,给予他无尽的鼓励与支持。杨雪用温柔的藏语轻声安慰,陪伴他度过一个个难熬的日子,马东则四处奔波,积极联系各方资源。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东受伤后被藏族护士卓玛全力抢救,也因此了解到同为援藏医生的父亲马致远的事迹。原来,多年前父亲在这片土地上无私奉献,救治了无数藏族同胞,却在一场意外中,为守护患者的生命而英勇牺牲。得知真相后,马东心中对父亲曾经的不解与埋怨,瞬间化作了深深的敬意,也在这片土地上,彻底解开了与父亲的心结。

影片还通过多个场景,生动展现了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故事:援藏医生与藏族医护人员携手并肩救治藏族少年及难产孕妇;援藏干部为了给藏村通电参与变电箱抢修;援藏教师杨雪采用惩罚自己来教导藏族孩子。这一幕幕场景,生动地勾勒出藏汉一家亲的和美画面,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

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点燃希望的曙光

众人的关心,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藏族少年扎西的世界。扎西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了单手升旗。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象征着他永不言败的精神。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大家的关怀下,扎西即将前往重庆接受胳膊神经康复训练。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马东等援藏干部一同描绘着美好的未来蓝图。

《藏地心迹》这部电影,凭借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立体的人物,展现援藏成果。它是生死考验下医者坚守的赞歌,是民族团结的绚丽画卷,更是感天动地的生命营救史诗,是一部满含热血与温情、淋漓尽致展现人性光辉与民族大团结的电影。(完)

来源:月影星辰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