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实说,我原本对看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弗兰肯斯坦》感到紧张。这位三度奥斯卡得主的墨西哥导演(没错,就是那个执导过《水形物语》《环太平洋》的导演),筹备多年终于完成了《弗兰肯斯坦》,向玛丽·雪莱的经典致敬。
老实说,我原本对看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弗兰肯斯坦》感到紧张。这位三度奥斯卡得主的墨西哥导演(没错,就是那个执导过《水形物语》《环太平洋》的导演),筹备多年终于完成了《弗兰肯斯坦》,向玛丽·雪莱的经典致敬。
这部电影由Netflix重金投资,看起来像是串流平台雄心勃勃的巨作之一,但同时我也担心会成为那种“过于野心勃勃、惊人却令人后悔”的作品。
可喜的是,它终于在11月7日于Netflix上线。就在昨天,我一口气看完了。
先来谈谈我的感受。
虽然《科学怪人》被翻拍很多次了,这次的重述是典型的吉尔莫风格:歌剧式、真挚、有着令人目眩神迷的视觉。
它同时也有点夸张、偶尔太多计算机特效、甚至过于感伤,但只要你愿意投入剧情,它就能彻底掳获你。
吉尔莫表示这是他导演生涯的一大力作,他在去年就表示要拍个他最喜欢的科幻故事。
更表示动用最少电脑特技、不会用上AI特效,力求为观众带来逼真的体验。
这是他继《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后为Netflix再执导筒之作,有别于近期的《炸药屋》,这没有变成另一部廉价的Netflix大电影,保持他的一贯风格。
请放心这不是连他都不愿提起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奇思妙想》。
《弗兰肯斯坦》改编自英国著名小说家玛丽·雪莱的经典著作《科学怪人》。
这部2025年的新作,剧情没有为《弗兰肯斯坦》这已被翻拍甚至恶搞多回的题材注入太多新元素,维持着原作绝大部分的情节,从科学怪人与怪物之间的关系,侧写两段病态般的父子关系,再侧看生死与人生意义。
道尽一段如像诗篇般的生命之旅,后半段更是感动人心。
吉尔莫·德尔·托罗一贯哥德式美学、对场景的极致追求,于片中一样大派用场,幕幕美轮美奂的场景令人叹为观止、细致巧究的服饰一样叫人着迷,对怪物的重塑也突破观众对《弗兰肯斯坦》的认知。
当然,他从《潘神的迷宫》到《水形物语》的怪物造型何曾让人失望过?
即使《弗兰肯斯坦》没有任何动作特技场面,场面一样浩瀚壮丽、压轴的冰原追逐更美得有如桌面风景图,此等画面一样仿为院线而生,只叹《弗兰肯斯坦》只在海外院线限量上映。一如同期《火烧天堂镇》,国内影院没有上映实在可惜,如在外国有机会,这绝对值得入场观看。
那笔高达1.2亿美元的庞大预算,从电影开场的第一幕就清晰可见。
故事发生于1857年,在地球北方的荒芜雪地里,一位船长和他的船员被困在通往北极的冰层中。
就在这里,他们发现了满脸风霜、身心破碎的维克多,而他正被一个披着斗篷的巨大怪物追赶。
那个怪物拥有疯狂的力量,对试图抵抗他的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随后他被冰冷的水吞没,而法兰肯斯坦被救起。被安置在小屋里后,维克多开始讲述他的故事,而那段回忆构成了这部电影的前半段。
回顾到维克多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与母亲相依为命,对于跋扈的父亲则充满恐惧。
她的父亲是一位要求严苛的外科医师,因儿子无法成才而不断折磨他。
没多久,父母双亡,维克多便立志超越父亲,成为更卓越的医者。
这段开场极具夸张的戏剧性,不论是死亡场面还是的暴力都显得浓烈。
可能有人不喜欢,但若将它视为一则童话或警世寓言,就更容易理解它的调性。
很快地,维克多前往爱丁堡闯出名声。
此时由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的他,在众人面前让尸体复活——这举动震惊观众,也令学术界排斥他,却引起军火商海哈兰德的注意。
哈兰德愿意资助他的实验,并为他建起一座宏伟的实验室。接着是一段节奏明快、音乐充满戏谑感的蒙太奇——他拼接尸体的四肢,拉开皮肤片段,如同撕开透明的伊比利火腿——这段对照于前面的沉重戏码,令人耳目一新。
哈兰德同时也带来他的侄女伊丽莎白,她即将嫁给维克多的弟弟威廉。
当这对新人拜访维克多时,他立刻被准嫂嫂吸引。
米亚·高斯——这位在古装剧与恐怖片之间游走的魅力女星,在片中诠释出一种奇异又迷人的气质:她是出身修道院、对科学充满好奇的女子,能以外科手术刀般的锐利思维剖开男性的虚张声势。
导演替她打造了令人屏息的造型:丝绸、薄纱、塔夫绸与羽毛交织出瑰丽的宝石色礼服与夸张头饰,我觉得此举足以角逐奥斯卡奖。
其中一套森林绿洋装搭配洋红丝质高跟鞋的造型,令人惊艳。
随着维克多与伊丽莎白的关系日渐亲近,他的实验也逐渐接近成功。
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终于完成杰作——那具拼凑出的身体被电流唤醒,活了过来。
就在此刻,《弗兰肯斯坦》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境界,而这全归功于雅各布·艾洛蒂。
这位高挑、深思的年轻演员在最后一刻接替了原定人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怪物——这不仅是一次惊人的临危受命,更是令人心碎的完美演出。
尽管他被层层银白色义肤覆盖、几乎面目全非,但他那具体又细腻的肢体语言极具震撼力:驼背颤抖、手指抽搐笨拙,如同一个既害怕又崇拜创造者的孩子。
而维克多则成了他残酷无情的“父亲”,对他每一次错误都冷酷责罚。
如果你曾看过雅各布·艾洛蒂在《亢奋 第一季》或《普瑞希拉》中的表现,你会知道他善于诠释那种压抑而有毒的男性气质。
但在这部作品里,他真正展现了全部的演技潜能:这是一个足以定义他演员生涯的角色。
他能透过眼神传达一整个世界的情感,先是崇敬、后是被击碎的痛楚与正义的愤怒;当他被无情鞭打时,那泪水几乎让观众也随之溃堤。
我自己也在那一刻哭了。难以想象还有谁能取代他——奥斯卡奖的提名,似乎已是理所当然。
电影的后半段由“怪物的故事”展开,雅各布·艾洛蒂的演出更是出神入化。
我们看到他与伊丽莎白初次相遇、友谊在细腻的互动中逐渐萌芽。
被维克多遗弃后,他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藏身农舍,暗中帮助一家人,只渴望成为那个家庭的一份子。
他与一位盲眼老者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这段关系重燃了他对人性的信任。这部分的故事同样让我泪流不止。
然而,平静终究短暂。命运介入,怪物再次出发寻找维克多,恳求他为自己造出一位同伴,亦是能共度这悲惨人生的灵魂伴侣。
你大概能预料结局,但即便如此,最终的高潮仍令人心碎不已。
电影最后十分钟稍显薄弱,但就整体而言,《弗兰肯斯坦》的情感力量如此强大,很难苛责它。批评者可能会指出窗外倾泻的金光过于梦幻,甚至有点《魔法坏女巫》的感觉;也可能说奥斯卡·伊萨克演得太过激昂;或认为维克多的噩梦桥段比起恐怖更显滑稽。
他们或许都对,但这正是导演最擅长的地方:直击人心,让观众在结束时彻底崩溃。
再来聊聊剧情以外的东西。
有不少国外观众表示《弗兰肯斯坦》剧情冗长乏味,在观影过程中看得乏味中途离场,这或得要调整期望值了。
《弗兰肯斯坦》并非如环球影业原意想跟《木乃伊》系列科幻动作片般,也别以为有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名字就如《环太平洋》或《地狱男爵》般的动作片,《弗兰肯斯坦》极其量只有片初怪物攻击船只的一幕,随后基本上没有任何动作场面,如若以动作片的心态去看,《弗兰肯斯坦》绝对会让你闷得怀疑人生。
反之,把之当作部科幻文学经典的改篇去看,反思人生的意义与无常,这两个半小时也没有一丝闷场。
吉尔莫·德尔·托罗向来擅长谈一类奇幻故事,他固然可把之变成科幻动作片,就此文戏也绝不失礼。
《弗兰肯斯坦》分成三个篇章叙事,由科学怪人对船长娓娓道来,让观众如同船长般的角度去认识个奇幻故事。剧情从科学怪人维克托的童年说起,描述他如何由典型的“父爱缺失情节”启发得探究人体奥秘,无需太多同类题材古灵精怪的情节,就此如同人物传记般写他的心路历程。
接着偶辅以适可而止的支节与人物配搭,已足为故事增添起伏;重点的实验情节,亦不如《怪物:艾德盖恩的故事》般胡乱卖弄血腥核突,就此暗场交代,再加上几可乱真的化妆与理论,这段怪物诞生之路一气呵成,戏味十足。
剧本对主角这位“科学怪人”的描述也够人性化,故事没有对他作批判,慢慢看着他如何从单纯的科学研究变得走火入魔,“黑化”的过程层层递进,没有让观众对之马上反感,倒会让你了解得他何以会变成这样,反思人性的恶从何来,是与生俱来还是对未知的恐惧?
定还是当执信的一切开始失控而酿成的恨?
无论是人为怪物、是羊或狼,没有谁比谁更高待,只是生命形式不同各位其主、为生存只得与其他物种拼下去。
《弗兰肯斯坦》前半段写维克托的故事已够精彩,妙笔在后半段描述怪物的成长之路。
他纵被形容为怪物,却没有一丝反派的味道,反是比人间一切更纯真的角色踏上段求生之旅。
怪物对一切茫无头绪、不懂为何而活,也不懂如何生存,开始学习生存的一切、领略自己的存在价值。
吉尔莫·德尔·托罗将这段生命之旅拍来充满浪漫气息,淡然如诗篇的情节,无需任何煽情或戏剧性的情节,一样看得从心感动;与农家老头子萍水相逢的关系,如让他得到从没体验过的父爱,轻轻几笔已足让人动容。这或不如前半段维克托实验过程般猎奇,稍一不慎真会闷场连连,幸吉尔莫·德尔·托罗温婉迷人的笔触却让故事情感饱满,追看度不比前半段失色。
最后,《弗兰肯斯坦》大可变成一部科幻动作大片,来场科学怪人决战怪物,或是船员逃生记,观众一样照单全收,可吉尔莫·德尔·托罗却以之来个点题一刻。
说穿了,这是个谈生死意义的故事。科学怪人穷一生追寻生死奥秘,反不知自己为何而活、更渐渐变成个魔头;
怪物领略得生命的意义,偏偏面对无尽的生命,死亡竟是他永远得不到的礼物。
人为名为利追逐半生,一段生命之旅终让彼此明白,人生只求有窝心的关系、无非不想孤独终老。
人世间的贪嗔怨痴只是一场空,与其含恨离开不如好好释怀、笑着面对仇恨。
恩怨情仇就此放下,圆满这段扭曲的“父爱缺失”关系,为两个半小时写下个动人的收笔。
《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无懈可击,美术层面一样无负导演的招牌——一贯哥德式艺术风格。
吉尔莫·德尔·托罗明言电影将用上最少的电脑特技,实验室或货船等场面全均是实景,这些哥德式艺术不断贯穿各个场景;
即使场景只有一两个镜头都绝不马虎,美轮美奂的场景与建筑仍目不暇接。
纵无什么动作场面,这些大型的场景通通值得在大屏幕观看,有感是为院线而生的电影。
既是吉尔莫·德尔·托罗又怎少得创意怪物造型?
《弗兰肯斯坦》突破观众传统认知的怪物造型,没有太离地的设计,相对人性化,能让观众体验到主角的情感变化;
科学怪人的角色更如像个摇滚乐歌手般野性奔放,让两个角色俱来得亲民贴地;
古装的华衣艳服同没有失礼,美学层面不难于来年奥斯卡或各大颁奖礼取得好成绩。
《弗兰肯斯坦》演员阵容同样可喜。
一向觉得男主角奥斯卡·伊萨克有样有演技,偏偏在好莱坞红不起来,就连超精彩演出的《月光骑士》都被腰斩。
这次演个疯狂无边的科学家,从对科学的热情到恐惧、慢慢迫发出内心的阴暗面,没有要让观众恨他,演来层次分明。
雅各布·艾洛蒂本身个俊朗小生,演怪物比奥斯卡·伊萨克更夺目。
每次动用10小时的化妆无疑先声夺人,大部份时间单靠眼神演戏,也尽展复杂多变的情感,勾划出角色内心真真正正的空虚寂寞冷。
女主角米娅·高斯难得没演一类诡异角色,演个平衡两位角色的女性,收起扭曲面容的演出竟出奇地讨好,只可惜其角在时间所限下相对着墨较浅。
未知来年如有雷同的《新娘》会否与此角有关?
不过整体而言,《弗兰肯斯坦》属Netflix近期劣作连连下的一部惊艳之作,吉尔莫·德尔·托罗以忠于原著方式重塑经典。
在原作骨干下加入自己创作,结构严谨富戏味,窥探生命的意义、反思何谓真正的怪物,侧写扭曲的父子关系,拍来情感真挚迷人。有如一段生命的诗篇,让故事来得贴地亲民。
吉尔莫·德尔·托罗极致的哥德式美学、令人心动的美术设计不能在电影院欣赏尤为可惜。调整心态别以动作爽片心态看,《弗兰肯斯坦》必为年度最佳电影之一,个人觉得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后最情感饱满的作品。
来源:波老师看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