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昨晚突然离世!多位影视圈人士痛悼:不敢相信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2 18:00 1

摘要:179万粉丝的大V昨晚还在回帖,今早朋友圈只剩黑白讣告,中间没有任何过渡。

179万粉丝的大V昨晚还在回帖,今早朋友圈只剩黑白讣告,中间没有任何过渡。

刷到这条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先点进微博确认账号有没有被盗。

头像还是那只戴墨镜的机器人,最后一条动态停在11月2号,他劝网友别熬夜,自己却在七天后因突发疾病倒下。

时间根本没给任何人留余地,包括他自己。

影评圈习惯了他出没,每个新片上映,片方都想办法把提前点映票送到他手里。

严蓬,网名电子骑士,写了十五年科幻电影专栏,出版过《银河系科幻电影指南》,参与过《三体》电影前期开发,从纸媒到门户网站再到社交媒体,他始终站在同一战线:替中国科幻吆喝。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硬科幻、赛博朋克、克苏鲁这些词,就是看他写的科普。

刘慈欣在邮件里写: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社门口站着个穿风衣的年轻人,自我介绍说是严蓬,想聊《鲸歌》的影视化可能,那时候国内还没人敢做科幻片。

后来《三体》传出要拍电影,他是最早被游族影业拉进开发组的外部顾问,剧本围读、概念设计、科学设定审校,全程跟着。

项目几度停摆,资金断裂、主创换血,他仍留在群里,每天发各种参考片段,说再等等,好饭不怕晚。

2020年科幻电影周,兰波在后台遇到他,瘦了一圈,还在笑:国产科幻刚起势,我可不能掉队。

那天之后,疫情来了,影视行业停摆,他悄悄退了所有群,只保留微博更新。

外人看来,他过得不错:微博百万粉,出书、做顾问、跑活动,一条商业影评报价五位数。

可熟悉的人知道,他常年熬夜写稿,烟一根接一根,凌晨两点还在回私信。

朋友劝他体检,他总说等忙完这波。

真等到出事,病历卡上写着:心源性猝死,从胸痛到失去意识,不到十分钟。

影视行业常年超负荷,作息颠倒,猝死名单里再添一个名字。

惋惜过后,大家继续赶进度,好像什么都没变,只是科幻迷少了一个最坚定的声音。

他走后,豆瓣小组有人翻出旧帖。

2012年,国内引进《复仇者联盟》,他提前看完写长文,末尾留了一句:希望十年后,我们也能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超级英雄。

现在十年过去,国产科幻刚靠《流浪地球》打开大门,他却没机会看到更多可能。

影迷在评论区接龙:替骑士多看几部,看完烧纸告诉他。

话听着像玩笑,其实是真难过。

微博热搜只挂了四小时,被明星恋情挤下去。

对平台来说,一个影评人离世远不如八卦流量值钱。

可对小众圈层,这是。

过去十几年,中国科幻从杂志时代走到票房几十亿,每一步都有他脚印。

很多人因为他才坚持写影评、做短片、考北电,幻想自己也能拍出一部能上院线的科幻片。

现在灯塔熄灭,航线还在,水手却不敢确定方向。

有人总结他的一生:把热爱变成职业,再把职业变成遗产。

听着体面,细想却心惊。

热爱如果要以生命为代价,还要不要坚持?

影视行业光鲜背后,是常年熬夜、焦虑、无合同保障、项目随时流产。

你以为是梦想,其实是消耗。

可若没人愿意耗,国产科幻又永远停在PPT。

严蓬用离开提醒所有人:再宏大的宇宙也救不了被透支的身体,先活下来,才能谈理想。

朋友圈刷屏悼念,最扎心的是一句:别再熬夜写稿了,地球不会因为你一篇影评停止转动,但家人会因为你停止生活。

话很土,却实在。

对大多数普通人,工作只是谋生,不必拼命。

可总有人把热爱当信仰,把信仰当燃料,烧完为止。

外人没资格劝退,只能提醒:至少一年体检一次,把熬夜改成早起,把外卖换成蔬菜,把deadline往后挪一天。

改变不会让世界崩塌,却可能让家人免于崩溃。

严蓬最后一条微博回复网友:好,我早点睡。他失约了。我们还有机会兑现。

来源:娱乐真行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