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万映”作品展播 | 地下长城里的精神火炬 ——《地道战》观后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10:55 1

摘要:观看《地道战》电影时,在此起彼伏的炮火声中,银幕上的“全民皆兵,全民参战”震撼人心。黑白影像中的热血与智慧,带我们重温了英勇抗战的红色记忆。这片曾打响地道战的河北土地,是我的故乡。重温《地道战》这部红色经典,河北儿女与政法干警的双重身份,让我对影片中抗战精神有

观看《地道战》电影时,在此起彼伏的炮火声中,银幕上的“全民皆兵,全民参战”震撼人心。黑白影像中的热血与智慧,带我们重温了英勇抗战的红色记忆。这片曾打响地道战的河北土地,是我的故乡。重温《地道战》这部红色经典,河北儿女与政法干警的双重身份,让我对影片中抗战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

影片描述了1942年冀中抗日根据地高家庄普通百姓的艰苦抗战历程。观看电影时,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冉庄地道战遗址的参观经历:地道极其狭窄,仅能供一人通行。我弯腰进入地道,看到墙壁上凹凸的凿痕。这些凿痕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令我联想到抗战时乡亲们挖地道时仓促却坚定的身影。影片中的地道从最初的“简单藏身” 到后期的“攻防一体”,在遗址里得到了最鲜活的印证——橱窗中的尖刺仍泛着寒光,连通水井的通气口还能听见隐约的水流声,这些细节远比影像更能让人感同身受。这些狭窄悠长的地道,是中华儿女用智慧打造的生存屏障,更是守护家园的地下长城。

影片中的人物群像,在电影的放映中逐渐鲜活。影片中高老忠决绝地敲响警钟,正是讲解员口中那位带领乡亲们连夜挖通三条支线的村支书原型。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宁死不屈的骨气撑起了冀中大地的脊梁。身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从小听着长辈讲的“奶奶掩护伤员”“儿童送情报” 的地道战故事,在影片中化为具象的画面,让我愈发懂得,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先辈的勇气与担当。

而当政法干警的职业身份与这些记忆重叠,影片与现实便产生了呼应。地道战中,乡亲们用 “联防警戒” 守护村寨安全,用 “公平议事” 凝聚抗敌力量,这与我们如今“共建共治共享” 的社会治理理念一脉相承。工作中,我曾在派出法庭参与调解,在乡村开展法治宣传。每当走进田间地头,看到村里的法治文化广场,总能想起影片中村民们在地道里秘密商议对策的场景。当年他们守护的是村民的人身安全,如今我们守护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年他们靠热血与智慧抵御外敌,如今我们凭法律与责任护航发展。

敌人的枪炮能摧毁房屋,却打不垮乡亲们的意志。如今,时代赋予我们的考验不再是枪林弹雨,而是纷繁复杂的案件。在处理复杂案件时,我会想起地道战中因地制宜的智慧,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在面对风险挑战时,我会念及先辈敢打必胜的气概,勇于担当进取。那些地道中守土有责的担当,正是新时代政法干警司法为民初心的源头活水。

《地道战》不仅是一部抗战影片,也是抗战精神的传播火种,更是政法干警的教科书。身为这片英雄土地的儿女,身为传承使命的政法干警,我深知,当年的地下长城早已化为我们心中的精神长城,先辈用勇气守护的家园,如今正由我们用法治捍卫。银幕落下,初心不忘,那些浸润在土地里的热血与信念,将会成为我践行初心使命、守护公平公正的永恒动力。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