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终于上映了,网上的各种评论声也开始逐渐冒头。我朋友圈就有个网友去看了首映,她的原话是:“坐了两个半小时全篇都是大腕,感受只能说太一言难尽了。”我在下面给她回复说,那就是不好看了,她说:也不能这么说,电影感受非常个人。
为什么姜文的电影口碑越来越崩?
最近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终于上映了,网上的各种评论声也开始逐渐冒头。我朋友圈就有个网友去看了首映,她的原话是:“坐了两个半小时全篇都是大腕,感受只能说太一言难尽了。”我在下面给她回复说,那就是不好看了,她说:也不能这么说,电影感受非常个人。
这就有意思了,明明我们花了钱买了票,看完电影不满意,还不能直言不讳。当然我也理解,每个人有自己的圈子,说话太直,谁知道冷不丁会蹦出什么人过来教你做人。
而且姜文的光环太大,粉丝群也很庞大,想客观评价他,也确实越来越不容易了。这点确实和周星驰特别相似,今天我就来以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聊聊,如果说的不对或者有失偏颇,大家海涵。
很多非粉丝的观众对姜文的感觉,就是他的片子特别的飘,看的时候真的是云里雾里,甚至看不懂在表达什么。但是这其实是他一直以来的风格,之所以很多人觉得他以前靠谱,一是时代滤镜,二是没有考虑到早期他拍片时的各种背景。
比如他的导演成名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片子的拍摄幕后,姜文都写在了他的书《一部电影的诞生》。他其实并没有遇到太多创作上的阻碍,因为他说他看到王朔的原著小说后,脑子里其实已经有了整个影片的雏形,这真的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了。
王朔和姜文都是大院出身,年纪相仿,王朔写的这些内容,姜文很熟悉也非常认同。他自己又做了很多年的演员,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和资源。再加上那几年,国内的第五代导演集体出海远征,也得到了不少国际上的认可。比如老谋子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这也给姜文探了前路,姜文觉的我行我也能上。
于是就到处拉投资,我记得当时很多投资方并不看好这个本子,最后先答应给他投资的是香港的一家公司。中间牵线搭桥的就有刘晓庆和香港的文隽,文隽就是《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陆小凤。
结果姜文一开拍,为了捕捉他想要的最佳效果,不惜成本。要知道那会还是胶片拍摄,他可是完全不顾及成本。光马小军用望远镜看到的米兰的一张照片,就用了四盘胶卷。很快钱就烧完了,他就不停的催文隽给他筹钱。所以从这件事,你能就看出来他拍电影,有多自我有多癫狂。
后来片子好不容在三四家投资的供养下拍完了,也赶上了当年的几个影展,据姜文回忆他其实当时心里也没底,最早送给文隽看的版本是一个三个多小时的版本。在文隽和投资方的建议下,最后删减成140分钟的版本。
而我们国内观众早些年看的120分钟公映版,是在140分钟版本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删减。可以说那会的姜文,作为导演还是一个新人,虽然他的想法一直在天上飞,但是落地之后还是做了很多妥协。
后来他拍《鬼子来了》,虽然故事逻辑更清晰了,但是作风还是姜文原来那一套,一方面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不惜成本不惜代价。另一方面,上一次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第一次送展,因为经验不足而错失了很多奖项。所以这个《鬼子来了》拍出来就是奔着影展去的,甚至还绕过国内的审查直接送展,总局对此很生气,直接罚姜文禁拍五年。
但是禁拍不禁演,不让他拍,就跑去给别人当演员。这中途他去演了张元的《绿茶》、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徐静蕾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陆川的《寻枪》以及陈逸飞的《理发师》。
早在和张艺谋拍《红高粱》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参与创作。有些导演是吃他一套的,比如陆川和何平。尤其是陆川,陆川当时也是个新人导演,姜文觉的这个剧本不错,就出演了马山。坊间有一种说法,说这个片子理论上应该是姜文导的,但是姜文当时处于禁拍状态,所以等于他干了导演得活儿,让陆川挂了这个名。真假确实不好说,毕竟当事人都没正面回应过,不过这片儿,确实给陆川赚来不少奖项和荣誉。
但是姜文和陈逸飞的合作就没这么心平气和了,陈逸飞本来画油画的,不知道怎么想起当起导演。当时他找来姜文做主演,还找来了葛优做男配,当时还是姜文女友身份的周韵做女主。可惜姜文在剧组提的很多意见,并未得到陈逸飞的采纳。两边闹得不欢而散,最后姜文带着周韵离开剧组,陈逸飞也是气到不行。
最后陈逸飞决定演员大换血,原先拍的全废掉,男主演换成了陈坤,女主换了曾黎。结果这次开机还没有两个月,陈逸飞就突然因病去世,后边的部分还是陈逸飞的好友吴思远帮他拍完的。说来也可惜,本来陈逸飞在美术上的造诣,加上姜文葛优的表演,本来是天作之和。结果两个个性太强的人,都想要电影加入更多自己的想法,这就很容易激起矛盾。
不过拍完这几个片子,姜文也终于等来了解禁。他解禁完就开始筹备新片《太阳照常升起》,这个片子据姜文说是源于自己大学时期听过的一首新疆民歌。后来为了把这首歌变成影像,他相中了叶弥的小说《天鹅绒》,因为其中的四个故事他觉的比较契合这首歌的感觉。但是这个片子的核心和出发点,围绕的都是一首曲子,也就是这个片子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抽象的。巧不巧的是当时国产电影形势往上走,国内的导演再也不用为投资发愁。
姜文当时拍《太》烧钱太猛,拍到一半就资金告急,幸好经人牵线,找到了当时不差钱的英皇电影。英皇老板杨受成出手也乐于出手,但是毕竟是香港的投资方,姜文就在片子里安插了两个英皇旗下得香港演员:房祖名和黄秋生。彼时英皇正在力捧房祖名,就掏了三千万资助了姜文这片。还给姜文找来了日本的作曲家久石让给他配乐,久石让之前和吉卜力得宫崎骏合作较多,此时已是国际大腕了。结果还是被姜文一顿折磨,姜文甚至拿着莫扎特的音乐让久石让写配乐,两人中间吵了好几次,最后久石让还是圆满完成了这个差事。
上映后《太阳照常升起》不仅在各大影展遇冷,票房也赔的一塌糊涂。不过英皇这个杨老板,在生意场上特别会做人。不仅没有让姜文还债,更追加了五千万,让姜文随便拍几部片子。一向桀骜不驯、吃软不吃硬的姜文估计一下就被这种钞能力折服了,自己还主动请缨说是要拍一部挣钱的娱乐片,给人家杨老板还人情。
这就有了后来大火的《让子弹飞》,《让子弹飞》从策划到宣传,从剧本到选角,都不太像是姜文之前的做事风格。这一次,可能他为了兑现自己对投资方的诺言,终于在自我表达的路上做了更多的妥协。不仅花了天价片酬请来了周润发饰演大反派,其他的配角也是动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人脉,冯小刚、葛优、刘嘉玲、邵兵、陈坤、胡军、廖凡、苗圃纷纷助阵。尤其是还有姜武的客串,我记忆中这是姜氏两兄弟为数不多同框的电影。你看看当时这海报,光是这演员阵容,就已经值回票价。
《让子弹飞》2010年末上映,不仅收回了成本还破了当年的国内票房纪录。这次姜文为了票房,终于收起了他高傲的翅膀,在地上落了那么一会。也是这部片子,让他在投资场上拿到了一块金字招牌。这之后,他貌似不怎么为投资发愁了,继续专心搞他的个人创作,投资的事即便遇到波折,只要他老婆周韵拿着他之前的战绩磨磨嘴皮子,基本也就搞定了。
但是赚到钱的姜文又开始放飞自我,2014年的《一步之遥》他又回到了《太阳照常升起》的风格。《一步之遥》明显也是本着票房去的,拉来了不少明星坐阵。观众们一看这有葛优、还有舒淇,有些媒体将其称为民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观众真的就以为他拍了一部《让子弹飞》的续集,结果呢,这片压根跟《让子弹飞》毫无关系。
我本人当时看完这个片子,觉得自己基本是看明白了。但是我觉得它的叙事性完全可以再加强点,照顾点多数观众的感受。但显然姜导没有,最终这片票房一塌糊涂,豆瓣评分也只有6.7,位列姜导长片的最后一位。
虽然姜文一向都是不服输的,对外也从来不承认自己在创作上做错了什么。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拍片根本不为钱,不会因为票房和观众评价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创作态度。但是事实上,他也是有公司和一大票人要养的,电影赔钱他也难逃其责。所以每次票房不如意,对他多少还是有影响的。
时间来到四年后,《邪不压正》横空出世,这片子也是他所谓的民国三部曲之一,但是叙事结构就清晰多了。他自己在节目采访上说的是,为的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能看懂。我是不太相信他这个说法的,我觉得本质上就是他还是需要票房的。为了票房,他这次就放弃了高空翱翔。不过一些观众好像上次在《一步之遥》那里栽的过深,以至于《邪不压正》他们也不打算捧场,最终这片的票房并没有比《一》高多少。倒是豆瓣的评分确实又回升到了7分,也算是赢回点口碑吧。
这次姜文七年后的新片《你行你上》,几个月前片名还叫《英雄出少年》。临近上映突然就改回最早拟定的片名,不知道又是经历什么内心挣扎。按照之前姜导的创作周期规律,这次应该是要玩把飘的了。毕竟上次《邪不压正》姿态都那么低了,票房不也就那样了。既然横竖都是这个样子,还不如就按自己风格来。
看到我这位朋友的朋友圈,还真我给蒙对了。其实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个人风格鲜明确实没有错,电影这个载体是可以包容任何元素和类型的。但是如果你要把电影送到院线,去换取票房和口碑,那真的就不能太过任性。有些导演自然会说,创作时顾虑太多,或者太照顾观众就会让片子水准变得平庸。但是这是你赚取票房的代价之一,鱼和熊掌始终无法兼顾。
你能不指望所有观众都能在这种个人风格的电影中,全都能领略和看懂你想要表达什么。要不你就适当的增加点娱乐性,只要你能让观众爽到,票房肯定不会太难看。要不你别那么看重票房,那就别老使劲砸钱请这么多明星大腕,完全可以压缩些成本。即使只有四五个亿的票房,投资不高的话,利润也是翻倍的。而且只要你片子素质过硬,即便上映时票房不尽如人意,也可以靠着长尾效应,慢慢通过其他方式收回成本。
可惜啊,中国现在很多导演,他就在这个线上来回摇摆。是既要还要,又想让观众花钱买帐,又不想放低身段稍稍取悦下观众。而且更可怕的是,一些导演的个人影响力太大,以至于你买票进场看完,都不敢直接吐槽他。生怕不知道从哪里蹦出个铁杆粉丝,给你啪啪一顿猛批,骂你认知水平太低,吃不了细糠。
我这个网友这朋友圈一发,我当时就在想姜文这该不会又拍了一部《一步之遥》吧!截至我结稿前,豆瓣也终于开分了,《你行你上》目前是6.7分。和之前的《一步之遥》分数是一模一样,现在就看最终它能达到多少票房了。同时开分的新片还有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和张子枫主演的《花漾少女杀人事件》,这俩分数都在7分以上,《你行你上》票房压力山大啊!
最后我还是奉劝咱们这些大导演,还是认清市场和自己的目的,这样对自己也好,对观众也负责!也要对那些不够理智的粉丝朋友说一句:倘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亦无意义!
来源:影音小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