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澎湖海战》电影的意义兼批判某些别有用心主播的恶劣言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9 03:12 1

摘要:那有历史常识的朋友肯定知道《澎湖海战》这部电影表现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在康熙年间派出以施琅为主帅的水军打败盘踞在澎湖及台岛的明遗郑氏伪政权,将台湾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完成了中国对台湾地区的统一。

《澎湖海战》电影预告片已经播出了,观感还不错,不知道特效上能不能盖过韩国的宇宙无敌精神片《鸣梁海战》。

那有历史常识的朋友肯定知道《澎湖海战》这部电影表现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在康熙年间派出以施琅为主帅的水军打败盘踞在澎湖及台岛的明遗郑氏伪政权,将台湾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完成了中国对台湾地区的统一。

康熙皇帝收复台湾后所作的诗

而有政治常识的朋友肯定也明白拍这部电影的用意,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至此台湾、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而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决定: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澎湖海战》电影聚焦清朝当年收复台湾的历史场景,既印证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更释放出强烈信号:祖国统一进程早已纳入规划,且正加速推进。就连外网《新加坡联合早报》也发文点明《澎湖海战》预告片的播映就是向世界清晰传递出中国统一大势不可阻挡的坚定立场,也向 “台独” 及其背后的黑恶势力敲响警钟 —— 分裂行径终究是死路一条,任何妄图阻碍中国统一的图谋都将遭到粉碎。

然而,如此政治正确的电影,现在网络上却有一帮“反贼”在疯狂诋毁并叫嚣要抵制《澎湖海战》这部电影。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这部电影表现的是清朝发生的事,刺激了某些时至今日仍做着“反清复明”春秋大梦的朱明王朝遗老遗少脆弱的“自尊”,这些老朱的异姓子孙们哀嚎一片,因此气急败坏之下开始做出了与国家主流意识不一致的行为。

在朱明遗老遗少的精神世界里一直坚持皇尼堪历史观,即非汉人非中国。本质上就是在传播极端的皇尼堪主义,否认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承认清朝的历史正统地位,认为割据在台澎的郑氏集团依然代表大明正统王朝。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没有寻找明朝皇室朱氏后裔迎立为帝呢?哪怕你不管是不是皇室后裔,随便弄个姓朱的或者不姓朱然后改姓朱的孩子当吉祥物也行啊,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好啊!但郑成功至死都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朱明的腐朽统治实在是不得人心,在民间并没有什么号召力。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利,这种事朱元璋已经干过了,说是迎接小明王回南京,结果在瓜州江心小明王的船忽然倾覆,船上人员无一幸免。自此以后,朱元璋自称吴王,天老大他老二。郑成功不懂得这个道理吗?即便他能接受,但他的儿孙、郑氏集团的文臣武将会心甘情愿侍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朱氏吉祥物吗?效忠一个腐朽已死的大明,你想多了。

随着郑成功几次反攻大陆的失败,他死以后,他的儿孙们就更没有那个心了,反清复明不过就是个政治宣传口号而已,实际上做的就是要经营台澎,成为割据势力,当土皇帝,保障郑氏子孙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历史照进现实,当年的蒋家父子倒还惦记着大陆,可到了李登辉掌握台湾权力后怎么样?再回头说如果真的任郑氏集团伪政权一直存在下去,台澎地区自立成国不是不可能。而到了近代世界格局大变,列强殖民世界的时候,台澎地区大概率将永远脱离中国。

而正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的敏锐政治眼光,果断行使中央朝廷的权力,招降不成,便以武力统一台湾地区,正式纳入福建地方管辖,而后在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日(公元1885.10.12)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出任首任巡抚。这也是我国一直坚持向世界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法理依据。

康熙皇帝力主收台

而现在网络上以那个蒙mēng(蒙骗的“蒙”)主,不是濛主啊,不要对号入座。以那个蒙主为首的某些明粉儿皇尼堪们抱残守缺,以狭隘的皇尼堪主义来看待历史,不惜与国家意识对抗,这不是反贼是什么?混淆视听、挑拨是非,愚弄群众,你做到了!其实最终意识形态受到伤害、紊乱的不是别人,就是那些自主思考能力差、跟着蒙主屁股后面摇旗呐喊的可怜虫。

网络上就是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一切流量的背后都有资本的手在操纵。

不急,让子弹在飞一会儿吧!

来源:瑚沙琥的满语文天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