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北电大讲堂·文学与电影”第二季开幕式暨首期顶峰对谈系列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举行。文学界与电影界嘉宾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加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与电影如何相互赋能、共生发展,续写中国叙事的新篇章。
日前,“北电大讲堂·文学与电影”第二季开幕式暨首期顶峰对谈系列活动在北京电影学院海淀校区举行。文学界与电影界嘉宾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加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与电影如何相互赋能、共生发展,续写中国叙事的新篇章。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作新格局,电影教育亟须回答如何从“技能训练”转向“心智培养”的问题,答案就藏在文学中。而北电大讲堂第二季的启动是一次“主动回归”、一次面向未来的再出发,通过与中国作家协会的密切合作,将文学现场、教学现场与产业现场的相互转化,实现教学改革与行业实践同频共振。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影视文学委员会主任阎晶明在致辞中指出:“文学与电影的结合,不仅是一种艺术共振,更是一种文化战略。”他对北电大讲堂提出了三点期许:平台升级,打造全国文学与影视融合的智库高地;精品涌现,打造反映时代变迁、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内容生态;青年成长,鼓励青年学子以文学滋养影像语言,成长为有思想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创作者。
在开篇对谈环节,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孙甘露,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张冀,共同围绕小说《千里江山图》的影视化改编展开,为文学与电影双向赋能的战略共识提供了鲜活的创作论注脚。对谈从“物质真实”(考据细节构建可信度)、“人物弧光”(普通人身份连接历史与当代)、“结构创新”(迷宫式叙事打破类型窠臼)、“情感内核”(以纯粹情感守住创作“心跳”)四个层面,展示了“文学赋能”的微观路径,揭示了背后的深刻内涵。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