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影视寒冬”这话题闹得挺大,整个圈子都人心惶惶。电影票房不景气、剧集热度下滑,很多二三线演员都没戏拍、失业在家……可这到底是真有寒冬,还是有人在制造焦虑?估计黄晓明最有发言权。
前段时间,“影视寒冬”这话题闹得挺大,整个圈子都人心惶惶。电影票房不景气、剧集热度下滑,很多二三线演员都没戏拍、失业在家……可这到底是真有寒冬,还是有人在制造焦虑?估计黄晓明最有发言权。
2025年10月25日,他花了不少心血的新片《阳光俱乐部》上映了,但结果却有点惨淡。电影没啥水花,票房也不理想,市场反应冷得像泼了一盆凉水,把所有的热情都浇灭了。
想到会惨,但真没想到会这么惨。《阳光俱乐部》上映两天,票房才334万,这数字就摆那儿,扎眼得很。对一个曾经的顶流来说,这成绩无疑挺刺痛的。
媒体还预测它总票房大概也就八百多万,连一千万都摸不到!要知道,这部片子成本可不低,有说投了一个多亿,也有说是八千万,不管怎么算,亏损都得九成多。
有多惨呢?连不少网大(网络大电影)都比它卖得好。同期上映的日本动画《世界计划》,靠着一群虚拟偶像唱唱跳跳,就轻松拿了四千多万票房。
而黄晓明这边,在镜头前默默流泪、低头吃饭、发呆望窗。观众根本不买账,没人愿意花十五块钱看他“发呆疗愈”。
电影首日排片其实不少,对手也不算强,但结果连一些重映的老片都比它卖得好,张子枫的新片单日票房也稳压它一头。
票房惨,不是因为主创团队不努力。相反,为了这部电影,黄晓明真是拼了老命。先说形象上的突破。
不知道是不是被秦昊在《隐秘的角落》里那秃头造型给启发了,黄晓明先是在《戴假发的人》里挑战秃顶造型,这次《阳光俱乐部》更狠直接增肥30斤。
为了演好一个有认知障碍的角色,他还专门跟真正有残疾的人一起住了一个月,体验他们的生活。连牙齿都特地弄得不整齐,还跑到特殊人群慈善基地里蹲了快一个月,只为了更贴近角色。
再说宣传这块,他也是一点没偷懒。为了这部片子,他甚至自己拍了人生第一部短剧,一共7集!宣传期间更是把半个娱乐圈的人脉都用上了。
肖战、王俊凯、赵丽颖、杨紫……这些顶流明星都帮他转发打call。换句话说,这部电影的“宣传阵容”,堪比一场娱乐圈大联欢。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刘亦菲那波“情怀互动”。谁能想到,黄晓明随手回了四个字“谢谢姑姑”,居然让全网炸了锅!
刘亦菲当时转发宣传时写了句“就这个吴优”,还配了俩实在的点赞表情,结果黄晓明回了句“谢谢姑姑”,#黄晓明回应刘亦菲# 立马冲上热搜。
这声“姑姑”,一喊就是19年,从《神雕侠侣》到现在,俩人之间的默契和回忆,立刻勾起了网友的青春记忆。
但问题是情怀能让人感动,却点不燃票房。哪怕有半个娱乐圈的助阵,有“杨过与姑姑”的世纪重逢,这电影的票房,还是没起色。
问题出在哪?一方面,电影本身就有点“水土不服”。故事讲的是黄晓明演的一个智障青年,和生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一起去找“阳光”的旅程。
听起来挺温情的,但看完不少观众都说没被治愈,反而被“虐”到了。剧情太压抑,整场看下来挺难受。
导演魏书钧,可能经验还差点火候,片子在喜剧和正剧之间摇摆不定,有点不搭。豆瓣评分才5.8,评论区里最多的词就是“闷”“看不懂”。
另一方面,更深层的问题在于黄晓明和时代有点“脱节”。他的困境,说白了就是“自己想证明的”和“观众想看的”,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现在的观众喜欢那种更真实、更接地气的角色,哪怕粗糙点、有点瑕疵也没关系。可黄晓明的表演,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精英气”,有点不接地。
他在拼命想告诉大家“我不一样了”,但市场却懒得理他,这可能就是中年演员最难的地方。观众早就变了。
现在进电影院的有四成都00后,他们更愿意为朱一龙的压抑、王传君的神经质买单,看的是“角色鲜不鲜活”,不是“演员以前多红”。而黄晓明的老粉们在变老,年轻人又不吃这套,“昔日男神”的滤镜早就碎了。
他的私生活新闻比作品还吸睛。离婚的事、那些桃色绯闻,全成了网友茶余饭后的谈资。当大家更关心你和谁的八卦,而不是你演了啥电影。那说明,演员这条路,已经开始亮红灯了。
黄晓明票房越来越差,其实不是突然的事,而是经历了整整六年的“降温期”。自从2019年演完《烈火英雄》之后,到现在他主演的几部大男主电影,几乎全都扑了。
从《最后的真相》的五千多万,到《戴假发的人》才四百多万,再到这次《阳光俱乐部》连一千万都没到,票房一路往下掉,看着都让人心疼。
这些年那些爆火的电影里,几乎都没他的核心位置。《八佰》里只是个一闪而过的配角,《志愿军》里的戏份少到观众都记不住。市场给出的信号很直接,光靠“黄晓明”这仨字,已经没法让人买票进影院了。
这也不光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整个行业都在变,观众口味也在变。现在的影视圈,不会同情你过去多辉煌,也不会因为你努力就奖励你。能留下来的,只有那些能抓住时代节奏、愿意改变自己的人。
网友说:我看到里面有明星帮他转发,说人需要光明,光明是现实中活着需要光明,光在电影里演的需要光明有啥用
网友说:是没人看电影了!电影圈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一群人自娱自乐,根本不在乎观众,而且还垄断排片!
网友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既然都沉默不语,那就抵制整个娱乐圈!
好演员之间就该是这样戏里一起塑造经典角色,戏外还能保持真诚的友情。观众记住的不光是他们演过的作品,还有他们这个人。这,才是娱乐圈最该有的样子。
就像黄晓明和刘亦菲那句隔了19年的“谢谢姑姑”,勾起的不只是回忆,更是我们对那些好作品、好情感的怀念。这种情怀,其实就是演员继续往前走的动力。
时代的车轮一直往前,不会为任何人停。希望这次票房的冷遇,不是黄晓明的终点,而是他重新出发的起点。毕竟,观众不会记得一部电影亏了多少钱,只会记得谁,曾经真心打动过他们。
对此,你怎么看?你觉得黄晓明还能重回巅峰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炎炎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