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都说人生无常,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几天竟然有这么多人离世。
前一天亲朋好友还在看望,没想到隔天就传来了死讯。
短短10天内,3位名人接连离世,他们每个都是各界有名的传奇人物,每一位的离世都让人惋惜不已。
10月28日凌晨,香港私立医院的ICU病房里,76岁的许绍雄永远闭上了眼睛。
这位演了半个世纪"绿叶"的老戏骨,最终没能战胜癌症引发的器官衰竭。
消息传来,整个港圈都炸了锅,热搜瞬间爆了。
要知道,前一天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们都匆忙赶往医院。
吴卓羲在医院门口红着眼圈摇头,佘诗曼更是当场取消行程哭着赶去探望,就连平时低调的林峯都双手合十守在病房外。
大家都在盼望着许绍雄能够快点好转,但谁也没有想到,等来的竟然是这样的噩耗。
最让人唏嘘的是,明明她在10月10号还发了视频呢!说"时间对每个人都公平",劝大家多看书多赚钱。
但最难过的估计就是她的女儿了吧。
毕竟在离世前,两个人还一起开心的游玩,当时两个人一唱一和的,氛围很是温馨,还没让爸爸抱上外孙呢,她们就已经天人永隔了。
回望他曾经演的电视剧,经常在TVB剧里演小市民,这才让大家忘记了,他其实出身名门望族。
他的姑奶奶正是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太公许应骙是慈禧太后的干儿子,叔公许崇智更是黄埔军校创办人之一。
但许绍雄并不以身份为荣,一辈子最骄傲的反倒是1999年凭《暗战》里那个啰嗦警司提名金像奖时,当时导演杜琪峰说的那句:"你演活了香港草根的魂。"
希望他能在天上好好的,而且要谨记他的教诲,人生苦短,做自己想做的。
作为学术界的泰斗,杨振宁在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时,整个科学界都在哀悼。
这位活到103岁的诺奖得主,遗体告别仪式那天,八宝山殡仪馆排起几公里长队。
无数清华大学的学生都高举着"宁拙毋巧"的横幅,那是他生前最爱的格言。
很多人不知道,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其实远超诺奖。
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被称为20世纪物理学三大贡献之一,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影响还要深远。
但老爷子晚年最在意的,却是在清华给本科生上课。
82岁那年,他坚持站着讲完《普通物理》,板书工整得像印刷体,下课铃响时,整个教室的掌声持续了十分钟。
周国治院士可能大家不太熟。
但他搞的"周模型"现在全世界冶金专业都在用。
虽然88岁了,但还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结果突发疾病没抢救过来。
他学生说,老先生走之前还在改论文,电脑里存着20多篇没发的手稿。
而且据学生们回忆,周院士晚年还经常沉浸在实验室里面工作。
80岁时带着团队攻克了"无污染脱氧"技术,让中国钢铁纯度提高了三个百分点。
他常说:"做科研就像炼钢,得耐得住高温。"如今北京科技大学的冶金楼前,还放着他设计的热力学模型雕塑。
这种一辈子搞科研的精神,真是应了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看到这3位巨匠的离世,心里有着说不尽的难过。
毕竟,在他们离世之后,都在各自领域掀起波澜。
而如今,许绍雄的告别让TVB黄金时代彻底落幕,其塑造的200多个小人物形象被香港电影资料馆永久收藏。
还有杨振宁的学术遗产,则引发清华大学物理系的"传承计划",校方宣布将其手稿数字化向全球开放。
就连周国治的冶金理论仍在发光发热,北京科技大学已成立专项实验室继续攻关他未竟的"绿色冶金"项目。
他们并未真正的离去,而是一直在我们的心中长存。
他们证明了真正的伟大,不在于站多高,而在于能照亮多少人。
现在的娱乐圈总说流量为王,科研界天天喊弯道超车。
但转过头再看看这些老人。
许绍雄开着奔驰却甘当绿叶,杨振宁81岁还回国教书,周国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炼钢炉上。
这才是真正的体面,不是吗?正如俗语所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时代瑰宝的精神遗产,远比物质成就更值得传承。
希望他们一路走好,也希望活着的人珍惜当下,传承他们的精神一路前行。
信息来源:
许绍雄逝世及家族关系:腾讯新闻2025年10月28日报道、香港《明报》2025年10月29日《许绍雄家族谱系考证》
杨振宁讣告:清华大学官网2025年10月18日公告
周国治讣告:北京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2025年10月21
杨振宁学术贡献:《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10月24日专题
来源:嫹笔牂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