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云端上的向日葵》斩获多个奖项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00:12 2

摘要:在海拔4000米的甘孜高原,光伏板列阵如钢铁葵田追光转动,在一个藏族女孩的画纸上,金黄的向日葵在雪山映照下肆意盛放——这幅凝结着华能精神与藏乡温情的画面,正是微电影《云端上的向日葵》里的经典镜头。

微电影《云端上的向日葵》海报。王爱琳制图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张雪

在海拔4000米的甘孜高原,光伏板列阵如钢铁葵田追光转动,在一个藏族女孩的画纸上,金黄的向日葵在雪山映照下肆意盛放——这幅凝结着华能精神与藏乡温情的画面,正是微电影《云端上的向日葵》里的经典镜头。

近日,这部由四川农村日报社摄制的微电影入选四川省广电局2025年“时代光影百部川扬”网络视听作品。此外,该片还获得南充市第六届科普微电影大赛最佳美术奖和十佳影片奖,华能集团成立40周年职工文化系列活动“优秀作品最高奖项·剧情片特等奖”,并入围2025年第二届胶东青年国际影像节突破单元。

该片由四川农村日报社与四川华能康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于今年3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正式开机。

影片以华能四川公司定点帮扶道孚县色卡乡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创新采用工业诗电影叙事手法,在道孚县亚日“1+N”项目Ⅰ标500MW光伏电站建设背景下,讲述驻村干部老宋与藏族小女孩拉姆通过绘画理解光能价值,两条成长线交融并进。影片中4388元人均分红、62个就业岗位、766名助学学子等数字,皆源自帮扶真实成果。

高原气候寒冷,向日葵难以自然生长,片名为何定为《云端上的向日葵》?本片导演、四川农村日报社豌豆尖视频工作室总监吴东方释义:“向日葵”作为核心意象贯穿影片始终,具备三重隐喻——光伏板的钢铁花瓣、拉姆画中的精神图腾、华能人扎根雪域的使命象征。光伏板阵列铺展于高原,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呼应向日葵的“追光”特性;小拉姆从逃学牧童到上进优生的转变,象征个体在乡村振兴中的觉醒。

片名中的“云端”指代位于贡嘎雪山北、亚拉雪山西的道孚县色卡乡亚日村等山村,突出光伏工程实施难度;“向日葵”在云端绽放,象征在极限环境中,人类通过智慧与责任,让不可能的希望落地生根,展示华能职工在响应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央企使命。

华能驻村干部何凯是影片角色老宋的原型人物、影片主创团队取材的重点对象之一。何凯曾带领主创团队实地走访,详细了解项目建设为周边村民带来了草地租赁分红收入、提供家门口就近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以真实故事为灵感,影片中小拉姆的父亲也赴外地打工,成为了光伏项目的建设者。

《四川农村日报》是四川唯一的省级涉农专业党报、国内“三农”领域第一方阵的融媒平台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涉农文化服务综合体,华能四川公司所属中国华能集团则是能源央企的排头兵。本次微电影摄制,是企媒协同创新用光影艺术讲述新时代“三农”故事的具体举措。

据悉,该片由四川农村日报社豌豆尖视频工作室团队担任编剧、导演并独立完成制作,报社全媒体记者承担部分演员角色,是四川农村日报社继微电影作品《身价》之后,深耕乡村振兴题材的又一力作。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