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晓明最近演了部电影叫《阳光俱乐部》,为了演好一个有认知障碍的人,他胖了三十斤,还跟真有残疾的人住一块儿待了一个月。片子在电影节上拿了奖,他也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按理说这么拼,观众该买账吧,结果上映两天,票房才三百多万。
笑死,终于知道为什么观众不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了!黄晓明的新电影还没上映就预约影帝了!
黄晓明最近演了部电影叫《阳光俱乐部》,为了演好一个有认知障碍的人,他胖了三十斤,还跟真有残疾的人住一块儿待了一个月。片子在电影节上拿了奖,他也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按理说这么拼,观众该买账吧,结果上映两天,票房才三百多万。
电影首日排片不少,对手也不强,连重映的老片子都比它卖得好,张子枫的新片单日票房也比它高。预测总票房不到一千万,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观众想看的人不到三千,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电影上映了,宣传基本靠黄晓明自己拉人帮忙,刘亦菲也发了微博,但没啥用。
黄晓明这几年一直在改,以前大家说他油腻,后来他瘦了,说话也变了,人缘慢慢好了一点。这次他想靠演戏翻盘,像朱一龙那样拍一部既有人夸又有人看的电影。可观众不买账,不是他演得不好,是片子太冷门,没劲头,也没人讨论。现在的人更爱看轻松点的、刺激点的、能刷短视频的内容,这种慢慢讲现实问题的,他们没那个耐心看。
导演魏书钧之前拍的《河边的错误》票房三亿,那部片子虽然也有艺术性,但故事更抓人,大家愿意看,传得也快。《阳光俱乐部》不一样,没明星搭档,没反转情节,连预告片都拍得静悄悄的,院线排片也不给面子,很多地方根本排不上。你就算想去看,也找不着场次。奖项和提名对普通观众来说没啥用,大家就问一句,值不值得花俩钟头。
黄晓明现在有点尴尬,年纪不小了还非得证明自己能演戏,可一开口一皱眉,大家就知道他在演。观众现在要的是真事儿,不是装出来的,他越使劲儿,越让人觉得别扭。别人拍电影是讲个故事,他拍电影像是冲着奖去的,这种心思,观众心里都清楚。
70后这批男演员,很多人都在碰同样的难题。张译靠一个个角色慢慢站住了,王景春靠细枝末节让人记住,黄晓明还在喊我拼了我变了,想博点关注。可现在市场不买账感动,只看内容实不实在。他的努力大家看得到,可观众就是提不起劲,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困境,是整个行业在变,观众也在变,谁跟不上,谁就被甩在后头。
来源:风与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