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1959年北京大街上竟然真出现了两位中年男人跪地击掌发誓?路人估计看傻了,这俩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是著名导演凌子风,另一个是老演员崔嵬。话说,这场“地上结拜”,其实就是为了一部电影——《红旗谱》!
电影圈“跪地盟誓”真发生了?崔嵬凌子风互不服,葛存壮俞平被意外捧红,这剧组有点猛!
你敢信,1959年北京大街上竟然真出现了两位中年男人跪地击掌发誓?路人估计看傻了,这俩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是著名导演凌子风,另一个是老演员崔嵬。话说,这场“地上结拜”,其实就是为了一部电影——《红旗谱》!
要知道那年头拍电影,动静比现在还大,一言不合就整盟誓,咱们现在小公司拍个短视频都没这劲儿。凌子风最早拿到导演任务,心里就打定主意:朱老巩、朱老忠父子必须由同一个人演,而且这人非崔嵬不可。结果好嘛,崔嵬那时刚被调到北影厂,领导一看人才,立刻安排他当导演拍另一部献礼片——呃,叫什么来着……对,《青春之歌》,差点写成《青春大合唱》,还是那部青春片啦。
崔嵬第一次当故事片导演,直接忙到天昏地暗,连自己答应凌子风的事都忘了。这下凌子风急了,见面就拽着他不撒手,非要他兑现承诺。听说还有人以为他们在拍某种新型“兄弟结拜片”,你说娱乐圈是不是人一多就容易误会?
其实,拍《红旗谱》的初衷比《青春之歌》还早。小说作者梁斌在河北老家刚写完不久,书就火了,全国卖出好几百万册(反正是很火,具体数字反正都是传说)。各大厂争着要拍成电影,天津新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抢先一步找来了凌子风。
凌子风领命倒是爽快,唯一的要求就是崔嵬必须演朱家父子。结果文化部一拍脑袋,说干脆也给这片子列入献礼片计划。但天津厂小,最后还是让北影厂主导,凌子风继续当导演,这下崔嵬成了“指定男主”,领导也都点头支持。
说到这儿插一嘴,《红旗谱》的幕后阵容真是老战友大团聚。梁斌、汪洋(北影厂的厂长)、凌子风、崔嵬,这几位都是晋察冀抗战时的老伙计。其实老朋友拍戏也能吵翻天……这个后面再说。
回头说说演员阵容,这剧组集结了半个北影演员剧团,啥叫“精兵强将”,这就是,随便点名都是腕儿——赵子岳、鲁非、赵联,连村里和蔡松龄都是话剧版《红旗谱》的原班人马。村里演朱老明,蔡松龄演严志和,直接从话剧里移植到电影。崔嵬拍完《青春之歌》就去石家庄“取经”,看完话剧大加赞赏,硬把这两人拉进剧组。
村里为了演“被气瞎”的朱老明,居然跑去观察真·盲人乡亲,最后演得比真的还真——有人说村里演什么像什么,也有说“他自己就有点气鼓鼓的劲头”,是真是假咱不细究,反正演得好。凌子风偏偏就看上了这个当时还没啥名气的年轻演员,还顶着压力让他演大反派冯兰池。葛存壮年纪轻轻,经验不多,厂里一堆人都不看好他,觉得“这娃行吗?
结果葛存壮真就把冯兰池的“辣”劲演出来了,老辣、毒辣、狠辣……据说后来有观众看完片还说,“这小伙子以后肯定火”,不过也有说“就是脸太嫩,看着不像大反派”,评论区一片混战。19岁高中刚毕业,顶着一张“白纸”脸进厂,凌子风觉得她有股朴实劲儿,健康美丽,还不被浮夸气质污染,直接让她演“春兰”。你说那年头选演员,真就看气质不看流量,和现在有点不一样。
俞平第一次上银幕,居然灵气十足,后来专门成了“农村姑娘专业户”,一连串角色都很鲜活。坊间还流传一句话:“北影厂要演农村姑娘,不找俞平就没谱。崔嵬和凌子风,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是大导演,开拍前跪地盟誓,结果正式干活时火气更大。
有时候吵起来跟小孩一样,互不理睬,最后还得请厂长汪洋来当“灭火队长”。据说有次崔嵬在剧组敲锣鼓点,嘴里咚咚咚,凌子风当场发飙:“你干嘛呢?”崔嵬一气之下要回北京去拍《杨门女将》,结果第二天人又回到片场,凌子风悄悄乐了。
其实谁也知道,崔嵬再怎么闹,戏上从不耽误正事。两人的吵架据说比演戏还激烈,旁边演员都不敢劝,只敢偷偷拿小本本记八卦。顺带说一句,演员们为了演好角色,都下了苦功夫。
崔嵬平时气质就和朱老巩很像,但他还是天天琢磨,连家都不回;葛存壮抓住“辣”字,演得入骨;村里琢磨盲人细节;蔡松龄写人物小传,给自己贴上“家乡沃土的耕牛”人设;俞平被剧组“老带新”,一上来就脱胎换骨。顺着说一下,《红旗谱》最终在1961年全国上映(有一说是1961年7月上映,咦,不对,好像是1962年拿奖才正式火起来,算了,这种年份谁还记得准),观众口碑爆棚。尤其是崔嵬的朱家父子、葛存壮的冯兰池、村里的朱老明,大家都说“这片子演员全是实力派”。
不过现在再看,豆瓣评分才7.2分,感觉有点委屈。有人吐槽:“都怪现代观众只看特效不看演技。”也有人说“这片子太正了,没啥八卦”,但其实幕后八卦一堆啊!
最后说点花絮,听说剧组拍外景时,崔嵬带着年轻演员光着膀子下地干活,直接把大家吓傻了——有人还以为崔嵬要转行当农民。还有演员在农村体验生活时,差点和村民打成一片,连饭都一起吃,拍完戏都舍不得离开。有网友调侃,“那年代剧组卷得比现在还狠,谁敢偷懒分分钟被拖去下地!
” 至于《红旗谱》到底有多牛,有人说“经典就是经典,打分随你心”,也有人觉得“没看过,听着像历史大剧,怕是太正经”,反正茶余饭后大家都爱聊聊这些往事,真真假假,娱乐圈也就这么回事。
来源:游戏岛Awb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