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0月25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核心活动之一——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首映礼在珠海举办。
视频加载中...
今年10月25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第四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核心活动之一——纪录电影《我的身后是祖国》首映礼在珠海举办。
首映礼现场
活动现场, 96岁的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7连7班班长沈金水在儿女的搀扶下缓缓登台,全场嘉宾和观众自发起立,向老人致敬。主持人问:“沈爷爷,75年前您在长津湖战役中炸毁美军撤退路线大桥,当时的场景还记得吗?祖国在您和战友心中,是怎样的分量?”沈金水老人语声虽缓,却字字铿锵:“那时候天寒地冻,装备不如人,但我们没想过退——身后就是祖国,就是家乡的亲人,怎么能让敌人过去!”寥寥数语,却将志愿军战士的忠诚与血性尽数托出。 台下静默聆听,不少人悄然拭泪,掌声随之响起,经久不息。 主创团队随后献上鲜花与纪念品,全场再次起立,以最真挚的敬意,致敬这位“最可爱的人”。
活动现场
《我的身后是祖国》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以历史深度与艺术表达并重。影片采用独特叙事结构,以七位核心老兵的亲历故事为主线,从参军、作战到战后回望,层层递进地呈现“身后是祖国”的精神内核。个体记忆与宏大叙事交织,使历史不再遥远,情感更为深沉。
影片中,来自多国档案机构的珍贵素材,在数字修复与影像增强技术加持下,细节重现:军装的褶皱、硝烟的流动、战地医院的喧响,一帧帧画面如同从尘封中缓缓显影,使历史不再遥远,而是可触、可感、可思。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原主任、大校研究员、影片顾问郭志刚表示:“这部影片跳出了传统宏观叙事的框架,以微观个体记忆丰富了历史层次。这些修复影像与口述资料,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珍贵的历史文献。”
中央新影集团副总经理、发现纪实传媒董事长、《我的身后是祖国》总监制池建新介绍,自2022年起,中央新影集团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启动影片策划,团队依托近240万分钟珍贵影视资料,以“抢救”的姿态挖掘历史影像,不仅修复了受损胶片,更拍摄了约百位志愿军老兵的口述历史,最终精选七位完整核心故事与近二十位精彩片段,构建出“个体记忆印照宏大历史”的独特叙事。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鲜活的影像,让‘祖国’二字的分量,真正走进每一位观众心里。 ”
文 | 记者 钱瑜
图 | 受访者供
责编:牛智杰
校对:彭继业
审签:胡润斌
实习编辑:吴亦非
来源:影之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