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刀》上映那阵子,我特意去看了,场子里不到十个人,散场时听见前排两个年轻人小声说:“这打戏,还不如我打游戏时的连招来得爽。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电影院里,连武侠片的海报都快被删干净了?
去年《刀》上映那阵子,我特意去看了,场子里不到十个人,散场时听见前排两个年轻人小声说:“这打戏,还不如我打游戏时的连招来得爽。
”这话扎心,但真话。
不是观众不爱侠义,是那些还在拍“飞檐走壁+慢镜头对视”的片子,根本没跟上时代。
资本早就跑了。
阿里影业去年片单里武侠项目只剩5%,不是他们不想投,是投了没人看。
《醉刀客》218万票房,连宣发费都不够回本,导演李炳渊在微博发了张空荡荡的影院照片,配文:“我拍的是江湖,他们要的是热搜。
”没人骂他,但也没人帮他。
徐克83岁了,还在琢磨《神雕侠侣》三部曲,可投资方开口就要“武侠+奇幻”,意思是:杨过不能只靠一腔孤勇,得会飞、能变身、背后还得有外星文明铺垫。
他摇头,但没拒绝。
不是妥协,是无奈——你连年轻演员都找不着,谁还信得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可你以为武侠真死了?
错。
它只是换了地方活。
爱奇艺那部《七剑下天山》动画,2亿点击量,弹幕里全是“童年DNA动了”“这剑气我愿称之为美学天花板”。
年轻人不是不爱武侠,他们只是厌倦了那些穿着古装演现代偶像剧的套路。
你拍一个少年为救师父徒步翻越雪山七天七夜,饿到啃树皮还念着“师命不可违”——这种东西,现在没人拍了,可一旦有人拍出来,流量会炸。
《雪山飞狐》网络电影7.2分,没上院线,但在B站被剪成二创合集,播放量破千万。
观众要的不是打得多帅,是“这个人为什么非得这么做”。
你问他为何不逃?
他说:“我逃了,这世上就没人记得师父教过我什么了。
”——这话,能让人半夜哭醒。
Netflix要拍《射雕》三部曲,日本导演执导,预算一个亿美金。
他们不拍“郭靖傻乎乎练降龙十八掌”,他们拍的是:一个草原少年如何在帝国碾压下,用笨拙的善良,对抗整个系统的暴力。
这哪是武侠?
这是东方版《指环王》,是用武侠外壳讲的现代人最怕的事——当所有人都选择顺从,你敢不敢坚持自己的“傻”?
技术也在悄悄改写规则。
《边城浪子》用LED虚拟片场,8000万拍出百万级的雪原和古城,省下的钱,全砸在剧本上。
编剧团队里有写网文的、有做游戏的、有学人类学的,他们不研究“轻功怎么飞”,他们研究:一个被家族抛弃的少年,怎么在没有武功的世界里,活成别人的信仰?
武侠没死,它只是从大银幕,躲进了手机屏幕、动画里、游戏副本、短视频的片段中。
你刷到一个30秒的视频,主角拔刀前沉默三秒,背景音是风声和心跳——点赞破百万。
没人说这是武侠,可这就是武侠的魂:沉默,比呐喊更有力量。
我们不是不喜欢侠,是我们厌倦了被当成傻子,一遍遍看“英雄靠运气赢”。
真正的侠,是明知会输,还选择站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谁还愿意拍这种人?
而我们,还愿不愿意为这种人,多花一分钟,多点一次赞?
来源:山间悠然探洞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