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假期结束,但国庆档电影的表现却依旧备受瞩目,要说到表现最佳的一部,《志愿军:浴血和平》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实现了领跑,从整个系列三部曲来看,这部也确实做到了最全面。
国庆假期结束,但国庆档电影的表现却依旧备受瞩目,要说到表现最佳的一部,《志愿军:浴血和平》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实现了领跑,从整个系列三部曲来看,这部也确实做到了最全面。
2024年6月19日,平壤,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签署合作条约,里面写明遇到外敌时互相支持。这个动作,让半岛的紧张又往上拧了一格。因为这个,周边国家立刻加快动作,桌上谈、地面动,一起上。
先看一个老事实。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了字,枪声停了,但一直没有正式和平条约。结果,今天半岛还是停战状态。美国在韩国常驻兵力大约2.85万人,这是公开数据,几十年没变过太多。简评一句:停的是枪,不是心,桌上每一句话,都落到边线上的岗哨。
接着看今年的细节。2024年5到6月,朝鲜多次放垃圾气球到韩国境内,韩国在6月恢复对朝扩音喊话。再说,韩国在2023年11月已部分中止2018年的军事协定里一些条款。简评:你来我往都是试探,既是提醒,也是敲门,民众也跟着受累。
与此同时,美日韩在军演和预警上更紧密。2024年多次联合演训,导弹预警信息共享范围扩大,海上联动更频。简评:一边加码,一边喊对方收敛,气氛更硬,桌上的谈法也更难,但有时硬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逼出新的台阶。
另外,俄朝走近,和乌克兰战事有直接牵连。美国和欧洲多次公开指认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弹药,联合国制裁委员会专家组在2024年发布的文件里也点到相关线索。简评:半岛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一群人掰手腕,谁动一下,别处也跟着晃。
同样,2024年,北京和华盛顿都在发声。中国强调对话,反对在家门口搞事;美国强调盟友安全,继续演训和部署。简评:这片海域是两家大号选手在下棋,大家都盯着手势,落子不光看速度,还得看后招。
说回电影。《志愿军3》把战场和谈判桌一起摆出来,很多观众能看到翻译、记录、传话这些细节。现实里也是这样,桌上需要硬骨头,也需要懂分寸的舌头。因为这个,今天的半岛问题,不光比枪,还要比耐心;不光抢地盘,还要看谁能把话说到点上。
再看一个现场事实。2024年,朝鲜多次试射导弹,韩国防长和美军司令在首尔开发布会,强调拦截和应对流程;同年,日本把防区预警链路再升级。简评:技术在跑,话语也在跑,谁先跑到终点,未必是赢,关键是跑完后还能坐下听得进对方的话。
傍晚的板门店,游客排队进屋,木桌上摆着浅绿色的文件夹,韩国士兵站在门口,风把旗帜吹得一抖一抖。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盯着展柜里的黑白照片,缓缓把手贴在玻璃上,又放下。接下来,这张桌上,会不会再摆出一份能让双方都点头的纸?
来源:其乐融融海登1a9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