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1年夏天,朝鲜前线枪炮没停过,彭德怀对着地图上画的“礼拜攻势”圈圈直搓手:李奇微搞的“磁性战术”跟甩不掉的影子似的,志愿军追上去够不着、包围了吃不下,战士们空着肚子打仗,想歇口气都没机会。
1951年夏天,朝鲜前线枪炮没停过,彭德怀对着地图上画的“礼拜攻势”圈圈直搓手:李奇微搞的“磁性战术”跟甩不掉的影子似的,志愿军追上去够不着、包围了吃不下,战士们空着肚子打仗,想歇口气都没机会。
这时候北京中南海里,毛泽东端着酒杯跟杨成武说:“给你调场及时雨来”。
这场“雨”怎么浇灭美国人的气焰?朝鲜打仗能赢,就靠这三个没人提的绝妙招数。
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打完,战线从汉城拉到“三八线”,补给线跟着拉长两百多公里,汽车兵夜里冒轰炸送粮,一车物资十有八九到不了前线。
战士背包里的炒面只够吃七天,进攻最多维持“礼拜攻势”——七天后枪没子弹、肚没粮食,只能停等补给。
李奇微看准软肋,让美军学泥鳅:志愿军冲锋时,他们坐卡车坦克后撤,一天跑上百公里;你追得气喘吁吁刚想扎营,他们掉过头反扑,飞机大炮跟着压过来。
几次下来,志愿军被拖得筋疲力尽,想围歼美军大部队,包围圈刚拉开,人家机械化“滋溜”钻出去;想休整,炮弹就砸过来。
彭德怀在指挥部拍桌子:“这仗憋屈!追不上、围不住,连喘气功夫都没有!”
毛主席早就看穿了症结。
1951年2月,前线还在第五次战役的筹备阶段,他就给军委下了指示:“兵疲则涣,必须准备后手。”
4月,当战线胶着在“三八线”时,中央军委一纸命令,20兵团在天津紧急组建。
司令员杨成武,带着解放战争时期卫戍北平的“首都兵团”底子,麾下三个军都是经历过平津战役的硬骨头。
出发前三天,中南海颐园堂的席棚下摆了两桌粗瓷菜,毛主席端着搪瓷缸子给杨成武倒酒:“记住八个字——持久作战,积极防御。”
这哪是饯行,分明是送战术锦囊。
随后“轮番作战”的方针正式敲定:一批部队在前线顶,一批在后方练,一批入朝换防,像流水一样补上去。
20兵团过鸭绿江时,正赶上美军秋季攻势最猛的时候。
杨成武没急着硬碰,先让部队在元山港外围挖工事、练夜战,等摸透了美军套路,突然在文登里方向发力。
三天之内,尖刀部队像楔子一样扎进美军防线,坦克开道、步炮协同,一口气吃掉美2师38团和南朝鲜军一个营,歼敌17000多人,创下朝鲜战场单日歼敌最高纪录。
李奇微的“磁性战术”最怕这个——刚想黏住这支部队,人家身后又冲上来一支生力军,美军机械化部队还没转过来弯,防线就被撕开了口子。
大包围的仗打不成了。
第五次战役拼尽全力,围住的美军最大建制是个团,多数时候只能吃掉营级单位,歼敌数字刚够填战线窟窿。
1951年6月,邓华从朝鲜前线返京,一进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指着地图上的美军阵地说:“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就学老百姓敲牛皮糖,一小块一小块敲,积少成多。”
这话点醒了邓华,他回住处连夜写《论朝鲜战场之持久战》,把“零敲牛皮糖”写进战术手册。
1951年10月到1952年9月,志愿军搞了两次战术反击,专挑美军营级以下阵地打,攻一个、歼一个、占一个,金城战役时,李承晚那4个师的阵地被一块块敲下来,战线往南推了几十公里。
美军火力猛,硬碰硬吃亏,可这么一小块一小块啃,他们防线慢慢松了,炮弹也炸不光坑道里的人——这地下的文章,还得靠专家来做。
1951年8月,范弗利特在983高地搞出“范弗利特弹药量”,9天砸了36万发炮弹,山头削低两米,战士们在临时掩体里成片倒下。
毛主席急了,连夜发电报把工兵专家王耀南从国内召到朝鲜。
到前线一看,existing的掩体全是“一次性的”——炮弹一炸就塌。
他蹲在战壕里画图纸,要求坑道必须“能打、能藏、能机动、能生活”,顶部要盖3层圆木加2米厚土石,还得挖出储粮洞、蓄水池、厕所。
战士们照着挖,把分散的掩体连成了网,运输员夜里顺着交通壕送炒面,伤员能在坑道医院做手术,连迫击炮都能拉进坑道,打几炮就换个位置。
到1952年1月,美军炮弹杀伤效率掉了九成——以前打100发炮弹能伤一个人,现在得打600发。
美国作家哈伯斯坦姆后来在书里写:“中国人突然钻进了地下,联合国军的炮弹炸在了空地上”。
毛主席的三大决策,是三张牌打出的连环杀。
20兵团的轮番作战像给前线输了新血——杨成武带着“首都兵团”顶上去,老兵休整、新兵接防,兵力再没断过档,李奇微想拖垮志愿军的算盘落了空。
“零敲牛皮糖”专打七寸,不贪大包围,专啃营级阵地,两次战术反击下来,美军每个月被敲掉上千人,有生力量一点点被磨掉,金城战役更是把李承晚四个师阵地撕开大口子。
王耀南的坑道体系成了地下长城,顶部盖三层圆木加两米土石,能藏兵能运粮,美军炮弹炸在上面跟挠痒痒似的,以前600发炮弹杀不了一个人,志愿军反倒能从坑道里摸出来打冷枪,火力优势彻底倒转。
这三手棋捏到一起,兵力有补充、战术有章法、防御有硬壳,战局从被动挨打到主动控场,胜利的网就这么织成了。
当20兵团的“新鲜血液”冲垮美军防线,当“零敲牛皮糖”敲碎敌人的嚣张,当坑道里的战士嚼着炒面笑看美军炮弹落空,谁还记得中南海里那个分析战局、起草电报的身影?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志愿军的血与火,更是毛泽东的谋与略——这才是真正的“战神”智慧。
美国人只晓得对手是彭德怀、邓华,却未料到真正的对手是运筹帷幄的毛泽东。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