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庚《营救飞虎》上线,明明很燃,为何口碑坍塌,票房扑街呢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09:42 1

摘要:10月24日,电影《营救飞虎》已经可以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观看。该片院线上映于9月3日,最终票房是2797.7万元。影片由韩庚、陈永胜等演员主演,讲的则是抗日时期,香港地下组织营救飞虎队员的故事。该片在豆瓣形成的影迷口碑很差,大量的一星和两星的差评。而其票房成绩

10月24日,电影《营救飞虎》已经可以在多家正版视频平台观看。该片院线上映于9月3日,最终票房是2797.7万元。影片由韩庚、陈永胜等演员主演,讲的则是抗日时期,香港地下组织营救飞虎队员的故事。该片在豆瓣形成的影迷口碑很差,大量的一星和两星的差评。而其票房成绩,也可以用扑街来形容。一部明明很燃的电影,为何就口碑坍塌,票房扑街了呢?

这是值得注意的影视现象。如果我们从曾经的电影审美来讲,这部《营救飞虎》是非常工整的,主线任务明确,正邪对抗分明,并且有着典型的三段式叙事,有着小高潮和故事总攻的高潮,该枪战大场面的时候,也是硬朗非常的,该煽情的地方,也都煽情了。说它没毛病,应该没有争议。

一个没毛病的电影,怎么就不受影迷欢迎了呢。目前,最为直观的一个影迷槽点便是,这部影片更像是抗日神剧。《营救飞虎》当中,几位地下工作的同志的战斗力都过分强悍了,甚至于这几位同志就可以干掉日本鬼子的一个作战小队。从电影燃爆的角度讲,让正派主角们战斗力强悍,显然是符合电影创作要求的。但是,这种战斗力爆棚的局面,却又不符合影迷的审美需求了。

类似的槽点,也出现在暑期档的《捕风追影》当中,杨子导演的这部神片,也被大量影迷吐槽,怎么故事当中的主角战斗力如此强悍,已经不是人,而是机械狼了。从创作的角度上讲,让主角战斗力开挂,是最为简单的创作方式了。用这个开挂的模式,就可以轻松实现大量的低端的、不需要动脑子的燃爆场面戏。很多没啥质量追求的编剧导演,乐此不疲。

韩庚《营救飞虎》的口碑和票房双扑,给有质量追求的电影编剧导演留下了启示——严肃题材的作品,影迷们已经不需要这种开挂式的燃爆了,而是需要在真实的维度当中,有一说一。这个维度当中的叙事,是非常难的,因为它面对着现实是否如此的诘问。很多编剧和导演,开挂起飞式的桥段,张嘴就来,需要有一说一的时候,就容易哑火,不知道怎么写,怎么演了。

其实,这类营救题材的电影,一旦有一说一的话,可能也会面对沉闷无趣的问题。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作品当中,也有呈现抗日时期香港地下的同志们营救作战人员的内容。在这位导演的镜头当中,这些营救就是非常朴实的,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可能,这位导演追求的便是写实吧。然而,这份写实,很多影迷也是接受不了的,认为这是非常沉闷的。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创作者们的无奈。走写实路径,整部营救题材的电影就面对着沉闷无趣的问题。而走燃爆路径的话,就又面对着主角开挂,向抗日神剧进军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得不追问,这类影片,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上去了吗?我个人的感觉是,对于武打枪战类的电影而言,为何而打的当下共情性,十分重要。

如果影迷共情了,那怎么打,大家都不会觉得神了。反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所有的枪战武打类的电影,在叙事上,都需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主角们为什么而打。《营救飞虎》的回答是,为了营救飞虎队员而打。这个为何而打的问题,当然是解决了。但是,这个“为何而打”是否有影迷共情的普遍性呢?直接回答问题,没有。

这就是枪战武打类的影片在创作当中需要直面的问题,不是回答了为何而打救可以了,一旦想要好口碑和好票房,就得让自己的这个“为何而打”具备当代影迷的共情性。拿着一个老路数的为何而打拍新电影,是容易扑街的。也是基于此,电影创作,才能跟上时代,跟上影迷的共情需求。作为商业品出现的电影,不是教育影迷的,而是迎合影迷的。(文/马庆云)

来源:马庆云的光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