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年拍摄老人和她的花园 凭什么斩获国际大奖?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4 09:30 1

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 一位老人弓着背,像重庆山城的台阶一样沉默而坚韧。她背着一筐从城市缝隙中捡来的泡沫塑料,步履缓慢而坚定地行走在十八梯的巷陌间,那佝偻的身影里承载着生活的重负,也藏着一片辽阔的花园。

1905电影网专稿 一位老人弓着背,像重庆山城的台阶一样沉默而坚韧。她背着一筐从城市缝隙中捡来的泡沫塑料,步履缓慢而坚定地行走在十八梯的巷陌间,那佝偻的身影里承载着生活的重负,也藏着一片辽阔的花园。

这触动心弦的开篇画面,来自纪录电影《胡阿姨的花园》。镜头里的老人,就是胡阿姨。从2012年到2021年,导演潘志琪以近乎“陪伴”的方式,历时九年,静静聚焦这位平凡老人的日常。

这部已斩获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第4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圣乔治奖最佳纪录片等多项荣誉的作品,正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中。

影片没有神化胡阿姨的形象,也没有刻意放大苦难,而是用一台摄影机,九年的耐心守候,最终凝结成一篇朴实且深沉的人间观察笔记。它向我们揭示:即使在最逼仄的生活裂缝中,也蕴藏着开花的力量。而胡阿姨,这位在废墟上亲手建造花园的母亲,正是这种力量最生动的体现。

胡阿姨和她的花园,值得被更多人看见,这是任何票房数字都无法衡量的人间珍贵。

01

胡阿姨是谁?

胡阿姨全名胡光荣,生于1943年,名字里带着那个时代最朴素的价值观——“劳动最光荣”。

胡阿姨在重庆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十八梯,经营着一家名为“圆山山庄”的小旅馆。收费低廉,仅三元钱,这里便成为了许多打工者、低保户临时栖身的简陋家园。

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胡阿姨的善良浸润着每一个角落。她时常收不到住宿费,却仍大方地借钱给陷入困境的租客;她曾收留一个五天没吃饭的弃儿,不仅给予温饱,更教会他如何通过卖废品自力更生;她是十多位漂泊异乡者口中亲切的“干妈”,会在寒冷的冬天熬煮银耳汤温暖那些比她更加困顿的人。

她的旅馆,不仅仅是旅馆,更是一个用微薄之力构筑的、相互依偎的温暖港湾。

生活的磨难并未轻易放过她。儿子少斌因患病一度失去生活的勇气,陷入对生命意义的质疑。面对儿子的迷茫,这位没有受过多少高等教育的母亲,却能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故事来激励他。

她告诉儿子:“人活着就是靠精神”,即使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也要坚持下去。她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着最坚韧的生存哲学,鼓励儿子积极面对困难,改变自身命运。

支撑她如此坚韧的,除了对儿子的爱,还有一段深埋心底的隐秘往事。她曾担任出纳,因好心为人担保而卷入借贷纠纷,最终背负了十几万元的沉重债务。前夫怨她是“败家子”,巨大的债务与亲人的指责,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与“不配得感”。

“我说我有罪,所以我自己在生活上没有花一分钱。我不应该吃,全部都吃捡的饭,捡到什么吃什么。”胡阿姨直面镜头,敞开心扉诉说这段过往。她选择用一种近乎自我惩罚的方式——捡拾垃圾、过着极度清贫的生活来“赎罪”。

儿子少斌评价她:“你虽然是最勤劳的妈妈,但你是最愚蠢的妈妈。”尽管生活如此拮据,即便被至亲不解,胡阿姨从未改变内心深处的善良底色,依然保持着那份近乎执拗的坚韧。

她说:“社会不断前进,我每天背着一个烂背篓,在大街小巷走到天亮,我还是过得好好的,很多人帮助我。”在导演潘志琪看来,“她是位理想主义者,始终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善良、乐观且心存美好。”

影片通过冷静、客观、不带主观评判的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近这位拾荒老人的日常,走近这位平凡母亲丰饶不凡的精神世界。

02

花园里有什么?

在重庆十八梯,胡阿姨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双巧手,将散落在城市角落、被人丢弃的废品——恐龙蛋、蘑菇、龙王、骏马、翅膀等泡沫玩具、雕塑,点化成了一座充满奇思妙想的“奇幻花园”。

这座花园,是她情感的寄托,也是她无言的诗篇。她为祝福少斌那个“不存在”的儿子,写下“张星宇”的名字挂在气球上,希望他长大后成为宇航员;她将红纸灯笼高高挂起,上面吊着一串葡萄,寓意儿子能够“奋勇前进,硕果累累”。

这些被常人视为垃圾的零星物件,在她的布置下获得了新生,承载着她最深沉的爱与期盼。她以一颗悲悯而温暖的心,在破败逼仄的现实夹缝中,自由地做梦,活出了超越物质的淡然与诗意。

胡阿姨喜爱荷花的纯洁,给自己取名“雪莲”,正如她所理解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既是她的自我期许,也是她人格的真实写照。在一位法国游客的眼里,她拥有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在参观她的花园后写道:“非常荣幸认识你这位十八梯的艺术家。”

“我住在哪里,我的彩虹伞就在哪里升起。”胡阿姨的花园是她实现内心自我救赎的心灵境地。在这里,她用创造来对抗痛苦,用美来疗愈伤痕。她用最淳朴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精神富翁”。

随着十八梯的旧城改造,胡阿姨搬进公租房,她的精神内核也未曾改变。她依然悉心照料着那些被人丢弃的花苗,坚信“被遗弃的都能活”;她依然梦想着继续开办旅馆,接济穷苦的打工人。正如她背篓里的那株迎风挺立的向日葵,胡阿姨的生命姿态永远是心怀希望,向阳而生。

曾经的十八梯如今已经蜕变风貌,成为崭新的旅游休闲街区,胡阿姨用废品打造的艺术已经不复存在,却永远地留存在了这部电影的镜头里,留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导演潘志琪说,这不是一部矛盾冲突非常强的电影,就是带领大家走进胡阿姨的生活,去感受这个时代,当观众能够与之共鸣,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

《胡阿姨的花园》告诉我们,再难的日子,都能种出期待。当生活给予胡阿姨废墟,她却用废墟建造独一无二的花园。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尝不需要为自己的内心找到这么一片花园?那里有彩虹伞遮风挡雨,有捡拾来的美好装饰每一天。

来源:生活与日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