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破裂年代:1918年至1945年的德国历史》这本书很厚实,厚实到我逃避的优先选择阅读了我感兴趣的章节,也就是从225页开始的那一章:《星期天的人们》——工作、休闲和政治 1930。简单来说,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星期天的人们》这部电影,以及1930年这个时代下的
《破裂年代:1918年至1945年的德国历史》这本书很厚实,厚实到我逃避的优先选择阅读了我感兴趣的章节,也就是从225页开始的那一章:《星期天的人们》——工作、休闲和政治 1930。简单来说,这一章主要讲的是《星期天的人们》这部电影,以及1930年这个时代下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没看过《星期天的人们》,但是通过书籍里面对这本书的描写不难看出,在1930年那个时代下的打工人和我们现代的社畜其实是一样的,到了周末我们就会疯狂happy,但是一到万恶的周一就会显得电力不足,但不论如何电力不足,还是得继续当牛马开始我们的社畜人生。
所以阅读《破裂年代》给我的第一个种草清单就是,等到了周末我一定要找到这部无声电影《星期天的人们》看一看,然后好好的比较一下当时的社畜和现代牛马的人生的不同之处。我想大的不同可能没有,顶多就是细微的一些差别吧,毕竟牛马都是打工仔不是嘛?
说到无声电影,那就要说说电影院了,在当时的德国,人们对电影院的看法也是不同的:积极参加工人运动的女工认为电影院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让大家无法专注于真正应该接受的教育。也就是说,太多的牛马放弃了学习,而总是在休息的时间跑到电影院里去放松自己。
作为一个牛马,虽然休息的时候我没怎么去往电影院放松自己,但是我觉得适当的放松其实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论是在1930年的德国还是2025年的现在。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人生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选择放松自己,必然就有人选择不断的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了。其实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全在自己的选择,只要不是一味的寻求堕落的人,人生总会有一个属于自己最适合的未来,不是嘛?当然了,1930年和2025年时代不同,所以面对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
1930年的新女性很时髦,各种广告宣传特定的媒体给出的新女性的外貌大多都是:短发,帽子,吊带裙,丝袜,香烟,大胆的手势,苗条的身材,年轻……其实在阅读了《新的年轻女性》这一章我发现,新女性很伟大,因为她们不浪费自己的人生,她们每天都通过工作来充实自己,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其实,新女性一直都是如此,她们努力上进,她们积极工作,她们享受生活,她们把人生过程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模样。所以有时候我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美好的人生呢?可惜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幸福有不止一百种的方式,并且人人不同。
1930年之后的德国,看上去并不好,因为1931年至1932年,经济危机全面发酵。1931年,仅次于德意志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机构达姆施塔国民银行倒闭,更多的银行紧随其后宣布倒闭,成千上万的储户不得不为此承担损失。
人的生活,失去了经济支援,那是多么的苦难。经济危机来了,但人生要继续,在这样的紧张环境下,德国步入了超级选举年1932年。每个人都为了选票使用各种方法拉票,最夸张的宣传特征则是暴力、游行,还有各种演讲和图像,而这么做的目的,则是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服从意愿。
话说回来,1932年选举完之后的德国发生的事情,有我无法忘记的历史——大屠杀。我无法忘记《安妮日记》里面安妮对生活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但是她的人生只能在期待之中度过,因为她没有未来,这就是大屠杀带给我们的结果。
说实话,在《破裂年代》里面看到大屠杀的历史事件,我竟然没有了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可能因为这冰冷的文字里面,记录的都是事实,所以我知道任何的情绪波动都是徒劳,所以我们只能通过阅读《破裂年代》来记住这段历史,记住那些永远活在过去的灵魂。
来源:Mo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