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柏可林10月21日报道:一碗馄饨串联起老上海的弄堂生活,也连接起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情感。今日,上影新片《菜肉馄饨》官宣定档11月15日分线发行,在上海、江苏、浙江率先上映。而它的“线下客厅”已搬进思南公馆的老洋房里,今起,这里要连着两个月,用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柏可林10月21日报道:一碗馄饨串联起老上海的弄堂生活,也连接起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情感。今日,上影新片《菜肉馄饨》官宣定档11月15日分线发行,在上海、江苏、浙江率先上映。而它的“线下客厅”已搬进思南公馆的老洋房里,今起,这里要连着两个月,用馄饨、咖啡与沪语,搭起一座通向老上海的时光桥,计划举办有关电影文化、上海文化的系列活动30余场。
老洋房里的“海派客厅”
思南公馆的三层老洋房,这回成了《菜肉馄饨》的“实景延伸”。剪彩仪式没有太多花哨流程,导演吴天戈一句话就说到了观众心坎里:“菜肉馄饨不仅抓住了我们的胃,也抓住了我们的心。”编剧金莹跟着补了句实在的:“馄饨浓缩了上海人的生活图景,饱含了上海人对生活的热爱。”
周野芒站在洋房门口笑称,演完老汪,倒盼着长辈们都能活成“老汪”,拥有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一旁的陈国庆拍着胸脯说自己就是“本色出演海派老顽童,来这儿就是给大家送乐子的”。
走进洋房才是惊喜——电影里的场景被原样搬了进来,转角就是飘着焦香的“上海咖啡”零售区,墙上挂着电影剧照的打卡区早等着人来合影,最热闹的要数“菜肉馄饨美味会客室”,往后两个月,30多场活动都在这儿扎堆。
从“茅老师的咖啡馆”到“沪语大课堂”,从“寻根老上海品牌”到“馄饨论道”,不光电影主创常来,黄英、孔祥东、沈宏非这些上海文化圈的熟面孔也会来坐客。吃一碗馄饨,喝一杯咖啡,讲两句上海闲话,在光影、美食与乡音中,寻回那座记忆里温润如玉的上海。
戏骨们的“上海闲话”
定档预告一放出,上海观众先乐了——周野芒演的老汪,简直是弄堂里随处可见的老伯伯:儿子长大了想催婚,却不知怎么开口;偷偷去相亲角替娃找对象,反倒被误会,父子俩闹得红脸。可转头,老汪就和新结识的朋友跳舞、喝下午茶,把晚年生活过出了新滋味。
而释出的定档海报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温馨之感。老汪和潘虹演的老伴素娟坐在长椅上笑,旁边停着那辆骑了半辈子的老自行车;茅善玉演的美琴、陈国庆演的老金、王琳演的阿芳,凑在老汪家围着碗馄饨热闹,光是看着,就想起小时候邻居阿姨喊“来吃碗馄饨再走”的日子。
这几位沪上戏骨,演的就是自己熟悉的上海。周野芒的“老克勒”腔调里藏着细腻,潘虹的温柔里有上海太太的通透,茅善玉带着沪剧演员的雅致,陈国庆一开口就是弄堂里的诙谐,王琳的“阿芳”又添了几分鲜活。有业内人士直言,《菜肉馄饨》未映先热的现象折射出当代观众对本土叙事的审美回归。
电影《菜肉馄饨》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艺言堂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慧枫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音乐谷(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品。
来源:纵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