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技术原因”为借口,只有“将重新选择档期与观众见面”,同时为了给已经排片的影院减少麻烦,电影决定10月17日-19日点映,也就是已经排的场次可以正常售票放映。
10月17日,电影《寻她》宣布撤档。
没有“技术原因”为借口,只有“将重新选择档期与观众见面”,同时为了给已经排片的影院减少麻烦,电影决定10月17日-19日点映,也就是已经排的场次可以正常售票放映。
《寻她》撤档在意料之中。
电影原定10月17日全国公映,海报上打出“凿开命运 换种活法”的slogan。其实电影有两大卖点,一个是抓住了近两年观众接受度极高的女性题材,《寻她》这个片名一语双关,既是寻那个她、也是舒淇饰演的女主角陈凤娣寻找自我,开启自我觉醒之路,女性大旗很鲜明、舒淇主演最合适,毕竟从早年三级出道的红星,到刚刚凭借《女孩》斩获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舒淇绝对是女性杰出代表,生动诠释了凿开命运、换种活法这八个字。
另一个是阵容吸睛,舒淇、白客领衔主演,还集结了张本煜、郎月婷、邱天、恬妞等知名新老演员,卖相并不差。
然而,10月17日上映首日,排片占比1.2%,首日票房18.7万。这样下去,不用说回本,分账票房都不够电影物料开支。
惨不忍睹、惨到难以置信。
我坚持认为,即便是舒淇一个人,都值至少5%的排片,这部电影,完全是被片名和类型耽误了。
我猜片方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惨,否则不至于上映三个小时,就手忙脚乱的宣布撤档。
10月16日电影上映前一天,电影制片人顿河在豆瓣发了一条广播,耐人寻味。
他在广播里对排片有预期,所以用了“排片有限,感谢支持”八个字;同时也表达出了对片名的担忧“寻她的名字我想的,一语成谶”,现在看来真的是一语成谶,而“英文片名陈仕忠导演坚持的,Good Autumn Mummy. 当时觉得有点不搭,现在看来是极好。”现在看来是叠加电影惨败的buff,非常遗憾,如果换一个商业、直给一点的片名,或许还会好一些。
《寻她》的结局,又一次证明,在中国电影市场搞创作,容不下一丁点儿任性和理想主义,艺术电影在中国没有活路,拍商业类型片才可能会有市场,想要在这个圈子里有饭吃,就要短平快、稳准狠。
这不是根据《寻她》一部电影得来的狭隘定论,其实《寻她》不过是“症状”,这部电影背后是得出“艺术电影在中国没有活路”这个结论的病灶。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寻她》的海报左下角,有一行“艺术时光分线放映”的字样。
电影出品方之一是万达影业,发行是万达旗下的五洲电影发行,于是《寻她》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万达电影“艺术时光分线放映”渠道,而且是这个新尝试的首部作品。
“艺术时光分线放映”的定义为设立旨在为具有艺术价值与人文深度的影片开辟专属放映通道,精准回应影迷群体的多元观影需求,是繁荣电影生态、推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万达有资格和实力做分线放映,这里要再插个题外话。
国内影院的产业构成,多年来沿用院线领导影院的模式,中国共有48条院线,其中仅万达电影一条民营,而且常年占据票房占比第一。据万达电影官网介绍,万达院线2017年更名万达电影,延伸至电影投资、制作和发行,截至2023年底,万达电影国内拥有开业影院905家、银幕7546块。
这么庞大的影院数和银幕数,确实足以支撑起分线放映。《寻她》上映首日全国排了4380场,有超过一半的黄金场次,为了这部电影,万达尽力了。
所以不能怪影院,只能怪电影吸引力太差,4380场,但观影人次仅4549人,平均一场不到2位观众,不用说其他影院,就算万达自己,第一天排了没人看,第二天还怎么排?毕竟影院要生存、工作人员要吃饭。
《寻她》第一天票房18.7万,如果不撤档,第二天可能1.8万都难。谁让你是艺术电影,舒淇刷脸也不行、韩国拿了最佳导演也不好使。
我不知道《寻她》会不会让万达这个分线放映的计划宣告破产,但第一部就熄火,后面肯定举步维艰。
同期电影,扑街的不止舒淇这一部,“小李子”也折戟了。
国内影迷对小李子和导演PTA几乎到了奉若神明的地步,但普通观众可不买账。《一战再战》上映首日票房476万,影院给了12.4%的排片,却比11.8%排片的《浪浪人生》票房还少100多万,预测票房3000万出头。因为这也是艺术电影,不是好莱坞商业类型片,典型的PTA电影,没有激烈枪战和大场面,充斥的是非法移民、种族话题、白人至上、政府阴谋论……
再往远了看,第一天400多万,小李子都可以烧高香了(毕竟《一战再战》主要不靠国内票房)。
影迷们肯定都知道另一个艺术电影放映阵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简称艺联放映。
艺联放映早年声名鹊起,大概是2018年的《三块广告牌》,最终票房6499万。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差不多都是艺联放映的票房天花板。
近期艺联放映主做两部电影,《洛桑的家事》9月11日上映,票房555万。
密钥延期到10月15日的《与世界的最后一眼相遇》8月16日上映,目前票房75,7万。
“分线发行”喊了不止10年,期间经历了电影市场由盛转衰,万达的分线放映和艺联放映的屡败屡战,让整个电影产业距离分线发行越来越远。
没有分线发行的生存土壤,艺术电影在国内就没有活路,影院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电影票房增长,有限的排片很难精准触达受众群,绝大多数电影都是从大银幕上灰头土脸的下来之后草草上线。
希望《寻她》那句“我们终将相逢于银幕”的诺言能尽快实现,也希望舒淇拿奖的《女孩》和毕赣的《狂野时代》都能有理想的票房成绩。
来源:光影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