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95分猛片终于被引进,但一上映却票房惨淡!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7 23:06 3

摘要:当《一战再战》的海报出现在内地影院时,无数影迷都以为“终于等到神作”。这部在海外拿奖拿到手软的片子,IMDb飙到8.3分,Metascore更是冲至95分,还把“奥斯卡大热”的标签贴得牢牢的。

当《一战再战》的海报出现在内地影院时,无数影迷都以为“终于等到神作”。这部在海外拿奖拿到手软的片子,IMDb飙到8.3分,Metascore更是冲至95分,还把“奥斯卡大热”的标签贴得牢牢的。

谁能想到,在内地上映首日,《一战再战》票房才475万,连同日上映的《创:战神》(521万)都没干过,更别说和《志愿军:浴血和平》(743万)、《浪浪人生》(586万)这些老片比了。

先看全球票房,《一战再战》简直是“印钞机”,北美狂揽5735.9万美元,英国、法国也分别贡献了1111万、823万美元,全球累计1.54亿美元,妥妥的“吸金巨兽”。

再看内地,《一战再战》首日票房连全球零头都够不上,预测总票房才3000万左右,对比全球票房成绩,简直是“天差地别”。

同档期对比更扎心,《志愿军:浴血和平》上映18天还能日收743万,靠的是主旋律+史诗战争的buff;《浪浪人生》主打温情牌,把家庭情感拍得细腻,也捞了586万。

反观《一战再战》,明明是“黑色喜剧+动作犯罪”的王炸组合,却在票房榜上被挤到第四,连上映17天的《刺杀小说家2》(297万)都快追上它的单日票房了。为啥口碑炸裂的片子,《一战再战》在内地票房会这么“惨”?

首先是题材“太敢拍”,《一战再战》讲的是一群前革命者,为了救同伴的女儿,和消失16年的仇敌死磕,里面既有政治惊悚的暗流,又有黑色幽默的荒诞,还有史诗动作的爽感。

但这种“混合味儿”,对看惯了“强情节爽片”或“合家欢喜剧”的内地观众来说,有点“水土不服”。

其次是宣发“太低调”,海外靠着“小李子制片+奥斯卡预热”的噱头,宣传铺天盖地,但到了内地,除了“奥斯卡大热”的标签,几乎没什么水花。

不过,口碑是真的硬,IMDb上10万多人打分,8.3分里有大量五星好评,都说它“把政治隐喻藏在动作戏里,又用黑色幽默冲淡沉重感,高级得很”。Metascore的95分更是权威认证,63位影评人里,不少人夸它“剧本扎实,节奏像过山车,看完脑子还在震”。

片里的动作戏也很“疯”,一场高速公路追逐战,把美式肌肉车的狂野和西部荒漠的苍凉结合得淋漓尽致,镜头晃得人心脏狂跳,却又能精准捕捉到人物脸上的绝望和狠劲。

但这些“高级感”,在票房面前都成了“小透明”,内地观众现在进影院,要么图“燃”,要么图“乐”,《一战再战》这种“需要动点脑子+接受复杂情绪”的片子,自然成了“小众选择”。

其实这不是第一部“海外爆火,内地遇冷”的片子,但还是替《一战再战》可惜,它明明有小李子的金字招牌(制片身份),有奥斯卡级别的剧本,有燃到炸的动作戏,但在内地影院里却“叫好不叫座”。






来源:优律保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