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圈刷到这句,秒懂——《731》已经不是电影,是大型集体PTSD现场。
“15亿?
这片子我二刷完还在抖。
”
朋友圈刷到这句,秒懂——《731》已经不是电影,是大型集体PTSD现场。
有人看完直接打车去遗址,门口排队比网红奶茶店还长;有人把王志文最后那段3分钟独白截成闹钟,每天被“历史”叫醒。
先说钱。
上映第十天,票房干到15亿,排片稳占35%,上座率45%,听起来像理科数据,翻译成人话:周五晚黄金场,想买到中间座位得靠抢。
更离谱的是二刷率18.7%,历史题材里头回见——通常二刷是漫威的专利,没想到这回观众抢着回去“受虐”。
为啥回炉?
因为演员集体开挂,把“惨”演出了层次感,像千层饼,每咬一口都冒新渣。
小演员林子烨,13岁,铁笼里那场戏抖音播放5亿次,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只有四个字:“别救我了。
”拍完直接收到陈凯歌新片邀约,相当于初中还没毕业,清华保送通知先寄到家。
张琪,演杂耍团团长,最后那抹笑比哭还难看,北电直接收进教材当“如何笑着捅刀”范本。
为了那0.8秒的笑,他先减重15公斤,再熬夜三天,把眼窝熬成骷髅,笑完当场晕在片场——导演没喊停,摄影机继续摇,录下真·生理颤抖。
孙茜更疯。
拍“雪地认尸”那天,零下二十度,她抱着道具婴儿拍八条,拍到乳房胀痛像回到哺乳期,收工后抱着心理医生哭一小时。
妇联直接给她颁“年度最有力女性形象”,她说别颁奖了,给角色立个碑吧。
日本老演员平田康之更惨,演石井四郎,推特被右翼冲成化粪池,出门配俩保镖。
老爷子一句话怼回去:“艺术家不背历史的锅,但得背角色的魂。
”表演笔记将在《电影表演》杂志连载,首期标题——《如何演一个魔鬼而不成为魔鬼》。
姜武的“沉默反抗”全场即兴。
剧本只写“王永章低头”,他直接尿裤子,镜头怼脸三十秒,瞳孔里先冒火再结冰。
导演喊cut后全场安静,只能听见摄影机风扇转——那段被华鼎奖提名“最佳男主角”,他不去,说奖是观众的,尿裤子的仇已经报了。
李乃文把“尿裤子”升级成方法论。
国话院上课直接放这段,标题:“方法派三急”。
观众笑完发现:尊严被撕碎的声音,原来像水管爆裂。
他下一轮话剧《人间烟火》门票48小时售罄,黄牛加价到三倍,观众说就想看真人怎么“吓尿”。
王志文压轴。3分钟独白,一条过,中戏收进教材,命名“如何站着把台词说成遗言”。
老爷子拿完中美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转头飞去哈佛讲课,题目:《表演的重量》。
学生问:您演完做噩梦吗?
他答:不做噩梦,怎么让观众醒着?
票房、演技、社会三连炸,连锁反应比电影还精彩——遗址排队300%增长,相关图书卖断货,豆瓣小组连夜盖楼:“如果历史有味道,它是什么味?
”最高赞回答:铁锈+雪+烧焦的棉花。
更魔幻的后续:纪录片《镜头外的731》正在剪,导演说素材太狠,先给心理咨询师审;同名舞台剧排练到第三幕,演员集体申请心理干预;国家社科基金批了电子档案库,以后写论文不用翻灰扑扑的纸,直接点鼠标看4K残虐。
片子也报名奥斯卡了。
外媒记者问:不怕日本抵制?
出品人甩话:真相不怕票房,更不怕奖杯。
所以,别再问《731》值不值回票价——它把“历史”两个字拍成正在呼吸的野兽,坐在你后排,电影结束也不走。
你回家刷牙,一抬头,镜子里的它可能正盯着你。
想逃?
二刷的18.7%已经替你踩好雷:越逃,越要回头看。
来源:自若画板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