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上,一部充满青春活力与现实温度的电影《野马部落》格外引人注目,并在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上经过三轮评选最终被推荐为十佳影片之一。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演绎,生动展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青春力量,为乡村振
近日,在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上,一部充满青春活力与现实温度的电影《野马部落》格外引人注目,并在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电影周上经过三轮评选最终被推荐为十佳影片之一。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演绎,生动展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奏响了一曲激昂的赞歌。
该影片是一部极具创新性的先锋电影,它摒弃了传统剧本的束缚,深入生活原生态,挖掘出了黄河、草原、半农半牧多民族聚居区的真实故事。影片以黄河“几”字湾内的普通农牧民为人物原型,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将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北疆文化画卷。
《野马部落》剧照。
影片的主角巴根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蒙古族大学生,当他得知父亲生病后,毅然决定回到内蒙古家乡。在家乡,他遇到了来自外乡的陆小野、新任村官卓辰以及守家待业的马帅等一群年轻人。这群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轻人,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踏上了共同创业、振兴家乡的征程。
创业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巴根等人先是面临选地的难题,他们需要找到一块适合发展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的土地,这不仅需要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还需要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和协调。选好地后,种草、打井浇水等工作也接踵而至,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资金链断裂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没有资金,项目就无法继续推进,他们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却屡屡碰壁……但是,这群年轻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次次地克服了困难。
在创业过程中,巴根等年轻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活力。他们将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引入乡村,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推广家乡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同时,他们还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将影视艺术与地方舞台戏剧二人台、漫瀚调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北疆文化特色。通过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景点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乡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影片用多线并行的群像剧手法,勾勒出了乡村振兴中的众生相,让每一个角色都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电影《野马部落》制片人赵小玲介绍。
影片中,巴根的形象尤为突出。他作为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代表,身上既有着现代年轻人的知识和视野,又有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他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从一个有些迷茫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让他们看到了返乡创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价值。
该影片对陆小野、马帅等年轻人的形象也刻画得十分生动。陆小野是一名网红主播,她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为家乡的产品和旅游做宣传;马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青年,他对家乡的土地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创业过程中,他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不同的背景和性格,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那就是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影片主创人员与观众互动。
《野马部落》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创业的电影,它还深刻地诠释了乡村振兴的美景。同时,影片也通过对爱情、亲情、友情的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温暖。“我们将幽默风格融入剧情,通过笑泪交织的情节,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艰辛与不易,在感动中体会到了青春力量的伟大。”电影《野马部落》导演赵春梁说。
《野马部落》的上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它不仅在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区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还在北京电影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播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学生们纷纷表示,看完电影后对返乡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也能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该影片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电影,它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青春风采,更让观众看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青年一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有着创新的思维、拼搏的精神和对家乡的热爱,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内蒙古自治区电影局供图)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于欣莉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