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国际电影节获奖新片来袭!让你久等了吗?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13:02 2

摘要:1905电影网专稿从10月下旬到年末,《寻她》《胡阿姨的花园》《阳光俱乐部》《日掛中天》《狂野时代》等一批在国际电影节斩获殊荣的新片,将集中登陆国内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

1905电影网专稿 从10月下旬到年末,《寻她》《胡阿姨的花园》《阳光俱乐部》《日掛中天》《狂野时代》等一批在国际电影节斩获殊荣的新片,将集中登陆国内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

10月17日上映的《寻她》,由陈仕忠执导,舒淇白客张本煜郎月婷主演,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艺术贡献奖。评委会特别肯定了其美术指导和特效的出色配合,成功营造出令人信服的场景,尤其是其中一场难度极高的暴风雨戏份。

10月23日艺联专线上映的纪录电影《胡阿姨的花园》,记录了胡阿姨如何利用日常琐碎与城市角落的零星物件,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该片一举拿下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第4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圣乔治奖最佳纪录片,以及2025弗拉哈迪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银奖。

10月25日上映的《阳光俱乐部》,由魏书钧执导,黄晓明领衔主演。黄晓明为塑造智力障碍角色吴优增重30斤,他的表演赢得了上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并获提名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11月7日上映的《日掛中天》,刚从威尼斯电影节载誉归来。辛芷蕾凭借对角色美云的深刻理解与精彩演绎,摘得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演员,创造了历史。

11月22日上映的《狂野时代》,由毕赣导演,易烊千玺和舒淇领衔主演,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奖。评审团主席朱丽叶·比诺什表示,她被片中非凡的想象力与如手工艺品般的迷人质感所吸引,因此说服其他评委特设此奖予以表彰。

另外,《女孩》也计划年末上映,档期待定。这是演员舒淇首次担任编剧和导演的作品,故事灵感源于其童年亲身经历。影片相继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焦点单元,并斩获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狂野时代》究竟凭借何种魅力赢得了戛纳评委的青睐?辛芷蕾在《日掛中天》中的表演到底有多惊艳?舒淇首执导筒为何就能获得最佳导演奖的肯定?

这些于今年5月戛纳、9月威尼斯闪耀国际的影片,很快在国内进行大规模公映,让观众有机会一探究竟,满足大家对获奖影片的好奇与期待。

通常,旨在冲击国际电影节的文艺片与艺术片,会选择在正式院线上映前,报名参加海内外各大电影节。通过入围和角逐奖项,影片能够率先赢得行业与核心影迷的关注,积累初步口碑与荣誉,为后续的市场上映创造更多看点与宣传亮点。

如果获奖佳作能够尽快与市场接轨,便更有可能将电影节期间积累的关注度、口碑热度和奖项话题,有效转化为吸引大众购票观影的“想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影片的票房表现。

例如,《白日焰火》在2014年2月一举斩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后,随即于同年3月在国内公映,最终票房突破1亿元,创下当时海外获奖华语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河边的错误》在2023年5月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10月在平遥国际电影展获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紧随其后的10月底便登陆全国院线,最终票房突破3亿,超出市场预期。

《走走停停》在2024年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随后定档同年6月端午档,累计票房破亿;《刺猬》在2024年6月获得上影节最佳编剧奖,两个月后即登陆院线,收获1.44亿票房,同样表现不俗。

《小小的我》在2024年11月初竞逐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观众奖,12月底回到国内院线上映,取得7.65亿票房的亮眼佳绩。

上述获奖影片相较于多数文艺片,或是兼具鲜明的类型片元素,或有知名演员,如廖凡、、、、、易烊千玺等加持,其口碑也获得了大众认可,因而取得了相对不错的票房成果。

反之,比如今年荣获北影节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男配角的《大风杀》,汇集了白客、辛柏青耿乐等演员,并迅速在五一档上映;曹保平执导、郭麒麟主演的《脱缰者也》在今年上影节获最佳导演奖,在两个月后便登陆大银幕。

这两部获奖作品均属具有强商业属性的犯罪类型片,且有明星演员加盟,并选择了热门档期,但最终票房表现却未尽如人意。由此可见,影片的市场表现优劣,更多与其自身的故事题材、形式风格、品质高低等内在因素紧密相关。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电影节奖项对于影片而言,依然是一个显著的正向附加值。倘若没有电影节入围和获奖的光环,这些影片在进入市场时所能获得的关注度和潜在观影人数,或许会大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上映的《寻她》实际上是两年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而《阳光俱乐部》则是在一年前的上影节获奖,原计划今年6月上映,后经调整定档10月。

这两部影片从电影节获奖到院线上映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在最终登上大银幕之前,它们可能受到了档期选择、内容微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惜的是,先前通过电影节平台所创造的话题热度,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冷却,观众的记忆也可能随之淡忘。待到影片正式进入院线上映周期时,片方需要重新启动一轮宣传,这无疑增加了不少本可避免的宣发成本。

进口艺术片的情况也值得关注。今年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单元囊括了多部已被国内买家购入的戛纳新片,它们都计划登陆国内院线。

例如,斩获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奖及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的《密探》;斩获评审团大奖的主竞赛单元影片《情感价值》,以及首映单元影片《恋爱裁判》,这三部影片的中国内地发行版权均由贾樟柯创立的浪漫电影发行科获得。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137号案件》的中国内地版权,则由和观映像独家引进。

遗憾的是,在整个平遥影展期间,这些在中国首映的影片,没有匹配相应规模的、旨在为后续中国市场公映预热的宣传活动。它们更多地是让一部分业内人士和资深影迷先睹为快,而未能借此契机,同步推进面向更广泛、主流大众的宣传,为日后全面上映蓄力。

更令人惋惜的是,早在2024年就已经官宣引进中国内地上映的《枯叶》和《大都会》,两部影片曾分别入围2023年和2024年戛纳主竞赛单元,至今仍未确定最终档期。国内观众迟迟无法在大银幕上欣赏到电影大师考里斯马基和科波拉的最新力作。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期盼,那些在国际影坛上赢得奖项与荣誉的新作,都能够尽可能缩短从电影节展映到国内公映的周期。让好电影不再仅仅局限于小众影迷的圈层,而是能以更快的速度,近乎“零时差”地与更广泛的观众见面——这,终究是每一部电影最终的归宿与向往。

来源:1905电影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