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川在上海档案馆官微“档案春秋”上发表的《筹拍始末》中写道:谢晋曾在1995年《鸦片战争》创作意见小型座谈会上说过“我们不能向历史交白卷”的豪言壮语,这也是他拍摄该片的初衷。
1996年,他在横店种下第一棵纪念树
汪蕾
《鸦片战争》作为一部上世纪90年代就投资上亿的“巨片”,在当时开众多中国电影之先河。当时已经年过七旬的谢晋,用民间集资的方式,开启了中国电影史的创举。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川在上海档案馆官微“档案春秋”上发表的《筹拍始末》中写道:谢晋曾在1995年《鸦片战争》创作意见小型座谈会上说过“我们不能向历史交白卷”的豪言壮语,这也是他拍摄该片的初衷。
那次座谈的阵容豪华,谢晋邀请了王元化、唐振常、徐俊西、余秋雨、许鞍华等专家、学者、电影导演和编剧。谢晋在发言时说得很明白:“要不是‘九七’香港回归,我谢晋绝没这个胆子去拍《鸦片战争》。但是,作为电影工作者,在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关头,绝不能无动于衷,我们不能向历史交白卷。我们要有所行动,必须要拍摄出过硬的电影作品,奉献给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1994年的初夏,一封特殊的信让筹拍历史巨片《鸦片战争》向香港回归献礼的念头在谢晋心里萌发。彼时,已过古稀之年的谢晋刚忙完“谢晋-恒通明星学校”首届学生的开学典礼,又风尘仆仆地一头扎进了18集电视连续剧《大上海屋檐下》的开机筹备中。
写信人是电影《红色娘子军》的编剧、老作家梁信,信中有一句话:“香港的九七回归指日可待。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国电影可不能沉默而无所作为!”这句话,就像是往一杯白开水里投入了一颗泡腾片,让谢晋原本平静的晚年生活顷刻间掀起波澜。
1995年3月10日下午,73岁的全国政协常委谢晋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上,发言的内容正是谈构思中的一部电影《鸦片战争》。当天,他的发言题目是《迎接香港回归的巨大艺术工程》,他的发言很动情,博得了与会代表雷鸣般的掌声。
时隔27年,回头去看《鸦片战争》的筹拍,可谓“乘风破浪”。谢晋与《鸦片战争》的故事,更是横店影视的开锋一笔。
除了资金问题,拍摄场地是谢晋面临的最大挑战。广州相关背景的历史景观已荡然无存,需要平地起楼,重新营造一个具有历史沧桑感、有浓郁南粤生活气息的历史空间。
横店,就在此时以“奇迹”的方式出场。
《筹拍始末》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第一次到横店,谢晋就对山脚下一片高低不平的丘陵洼地情有独钟。徐文荣不解,这个地方有什么好?谢晋答道,拍电影不是盖房子,电影场景就要有这种丰富性,高低起伏、弯弯曲曲、层层叠叠,这样才有层次感,不呆板,从各种角度都能拍到不同的效果。
不过,谢晋此时还在犹豫,之后又多番寻找拍摄地。时间一晃到了11月,《鸦片战争》的开机时间紧迫,而外景仍无着落。这时,原本争着要把外景建在当地的其他地区都因投资巨大而放弃竞争,只有横店集团在得知消息后主动找到谢晋。
徐文荣还向谢晋做出了一项重大承诺,由横店集团出资3000余万元,为《鸦片战争》搭建所需场景。这一额度几乎占到影片全部置景预算的80%,对谢晋和摄制组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1996年1月24日,谢晋就在那片还是荒芜山地的小丘陵与徐文荣签署了搭建“南粤广州城市街景”的协议,随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教授侯咏在《当代电影》杂志《跟谢导拍的时候》中回忆,1996年5月在广东拍摄期间,横店的外景仍在建设,他曾问过谢导:“横店的场景能否按时完工?”谢晋爽快地回答:“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
到了1996年8月7日,《鸦片战争》摄制组大队人马在酷暑中移师横店时,一座几可乱真的19世纪风格的广州一条街已然建成。在这个占地300多亩、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街区内,既有波光清澈的“珠江”入海口,又有风格各异的十三姨馆,既有店铺林立、纵横交错的街道,也有150多年前号称“天下第一茶楼”的广州“天澜阁”,“钦命粤海关”、“粤街”、棚户民居、黑灯区、烟馆、当铺、码头、酒肆……
“清一色都是真材实料、能住人、能使用百年的真房子,横店人根本不会建假房子。广州街的石板路更是用一块块老旧的真石板铺就而成,极富真实质感和厚重的历史感。”侯咏回忆,自己完全被眼前翻天覆地的变化惊呆了,也彻底被徐文荣敢想敢干、务实守信的人格以及横店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折服。
8月8日,摄制组在横店举行开机仪式,谢晋用深情而饱含激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横店人的敬佩和感激。“对横店人我要说的一句话是:横店很棒,世界一流的。”
从在横店开机拍摄第一场“林则徐微服私访”的戏,至全片在横店封镜,谢晋总共在横店完成了全片四分之一的镜头。从影像资料可以看到,电影在横店从盛夏拍到初秋,谢晋每天就像年轻人一样在外景地奔波,在户外烈日的灼烤下,他戴着一顶太阳帽,裸露的皮肤晒得乌黑油亮,喉咙也因整日高声说话而嘶哑。
就这样,为拍摄《鸦片战争》所建的19世纪广州街景区,成为横店影视城的开山第一景,也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册。侯咏回忆,为了留念,谢晋代表剧组在景区内种下了第一棵纪念树。27年过去了,这棵树已然枝繁叶茂,就像横店和中国电影事业的勃勃生机。
来源:老何话乡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