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0年后,我坐进影城,看着4K修复的《小街》,眼泪比当年在露天操场流得还急——原来我们拼命想忘的痛,高清后更清晰。
40年后,我坐进影城,看着4K修复的《小街》,眼泪比当年在露天操场流得还急——原来我们拼命想忘的痛,高清后更清晰。
2021年上影节,片子一官宣,票秒没。
我抢到倒数第二排,左右全是白发老头和穿JK的小姑娘。
灯一暗,慈云街9号那扇破门一出现,全场“哇”地一声,像集体被掐住脖子。
我这才意识到,记忆也会包浆,越擦越亮。
张瑜2023年回去拍照,门口新刷了漆,墙根却还有我们当年用粉笔写的“俞”。
她站在那儿,头发又剪短了,像把40年一刀剪断。
媒体问她啥感觉,她说:“当年剪头发是怕,现在剪头发是疼。
”一句话把我钉在原地——原来演员也不敢回看自己。
更疼的是郭凯敏。2022年访谈,他说拍盲人那三个月,每天蒙布去挤4路公交,被人当真瞎子推来搡去。
回到家撕下布,眼前发黑,心里却亮堂:原来被当成“看不见”的人,连呼吸都是错的。
他边说边搓手,像要把那层旧皮搓掉。
我听着忽然懂了,他后来演《庐山恋》笑得那么亮,是把黑暗留给了《小街》。
片尾三个结局,影院里第一次全放出来。
年轻人看懵了,小声问“到底哪个是真的”。
我旁边的大爷突然开口:“真的?
真的就是都没好。
”一句话散场灯都照不亮。
我回家路上一直在想,我们总想要个答案,其实伤口最害怕的就是盖棺定论。
最戳我的是郑绪岚的歌声一出来,修复后的高音像新刀,把旧疤挑开。
我妈当年听完就买了台录音机,天天循环,结果我爹嫌烦,把磁带扯了。
今天我在影院里重新听见,旁边的小姑娘跟着哼,她压根不知道这歌是唱给没法回家的孩子。
我眼泪一下就决堤——原来传承就是,你把碎掉的东西递出去,别人接着哼,就算接住了。
片子散场,灯亮起,大爷坐着不动,我坐着不动,小姑娘也不动。
保洁阿姨催了三遍,大爷才站起来,边走边说:“走了,小俞,回家喽。
”我那一刻突然明白,《小街》根本不是讲过去,它是把过去放在你面前,问你敢不敢带它一起活今后。
修复再高清,也修不好人,它只是提醒我们:别假装看不见。
来源:才思敏捷白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