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习课放松看电影却引发了一起精神危机!近日,横州市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2023年10月某日下午,因科任老师请假,该课程改为自习。部分学生便提议看电影,经班主任及全班同学同意后,选取了一部恐怖电影进行观看。
自习课放松看电影却引发了一起精神危机!近日,横州市人民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2023年10月某日下午,因科任老师请假,该课程改为自习。部分学生便提议看电影,经班主任及全班同学同意后,选取了一部恐怖电影进行观看。
谁能想到,当晚,其中一名学生子涵在与母亲聊天时便出现胡言乱语现象;几天后,父母将子涵接往医院治疗,被确诊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子涵及其父母认为自身疾病与观看恐怖电影存在直接关系,在这件事上学校存在过错,要求学校赔偿各项损失共计三万余元。
资料图(图文无关) 图源:视觉中国
那这个责任到底该如何认定呢?先看看学校怎么说,学校表示:子涵患病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特殊体质或潜在疾病,与学校教育管理行为无因果关联。并且学校已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履行了应尽职责,仅同意承担10%的赔偿责任,且主张由承保校方责任险的保险公司直接赔付。
但是保险公司却觉得:这个病的诱因复杂。当天有数十名学生共同观影,仅子涵出现严重不适,足以说明其自身因素的主导作用,所以只认可10%的责任比例。
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结合子涵的《出院记录》《疾病证明书》,其症状从观影当晚出现至入院具有连续性;而且子涵此前无精神疾病病史,也没有家族遗传证据。因此,认定观看恐怖电影与诱发精神疾病存在直接关联。
不过法院同时指出,电影是在学校同意的情况下组织观看,学校在活动组织与风险管控上存在过失,但是子涵作为未成年人,对恐怖电影的潜在危害应具备基本认知,而且其自愿参与观影、过程中没有提出异议,自身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最终,判决学校承担30%的责任,判决保险公司向子涵赔偿经济损失9182元。
这事看着像个意外,其实暴露了校园管理、青少年保护里的不少漏洞,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并不是“无限责任”,只需尽到一般照管义务即可;但是如果学校明知活动存在特殊危险却放任不管,或没有及时制止学生参与危险活动,那么就需要承担“个别照管职责”。所以,学校该担的责任、个人该扛的风险,都要划分清楚了,而这起案件从索赔3万到最后拿到9千多,这差额其实就是法律上讲的过错和责任要匹配。
来源:丹哥会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