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来,老田名叫田井坤,来自山东临沂,他在西郊老街上开了个修车铺,主要修自行车和电动车。但真正让街坊邻居和外来务工人员记住老田的,并不是他的修车手艺,而是他坚持十年为大伙放映公益露天电影这件事。
在城厢镇西郊老街上
只要提到老田这个人
很多人不仅认识他
还不忘夸赞他两句
老田究竟是谁?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名气?
原来,老田名叫田井坤,来自山东临沂,他在西郊老街上开了个修车铺,主要修自行车和电动车。但真正让街坊邻居和外来务工人员记住老田的,并不是他的修车手艺,而是他坚持十年为大伙放映公益露天电影这件事。
只要不刮风下雨,露天电影准时开始
10月9日18时许,天色已黑,西郊黑板桥路与昆太路交叉口渐渐热闹起来。老田和几个山东老乡正忙碌着,他们有的在拉银幕,有的在往外抬设备。老田告诉小融,晚上播放电影《太行山上》。
18时30分,电影开始放映,刚才还一片喧闹的场地顿时变得安静下来。随后,前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站着,有的带着小凳子、小椅子来,还有的则直接坐在电动车上。虽然是一部老电影,但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修车师傅怎么想起放电影了?
一个修车师傅,怎么想起来放电影了,还不收一分钱,到底是图啥?今年已经60岁的老田告诉小融,以前在老家他就是一名电影放映员,还考取了一级电影放映员资格证书。当时,他用自行车拖着放映机走村入户为村民们放电影。后来,随着电视普及之后,露天电影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他则开始寻找新的就业方向。
1998年,33岁的田井坤从老家来到太仓。初来乍到,他为自己能做什么犯了难,想来想去,他在西郊租下了一间门店开始从事自行车维修。他从小就喜欢鼓捣各种机械,后来还专门学过一段时间自行车维修,有一定的基础。刚开始生意并不好,但老田为人热情豪爽,做事踏实认真,收费也公道合理,生意逐步红火了起来。
在这里工作、生活时间长了之后,老田发现西郊老街上住着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平时在工厂或建筑工地上打工,下了班之后,要么在街上闲逛,要么在出租屋里睡觉,业余文化生活非常枯燥。他想到自己有放映电影的手艺,何不把自己的老本行捡起来,为大家做点贡献呢?
“老式胶片机已经被淘汰了,现在都是数字电影放映机,如果去买一套设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老田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婆和孩子,令他没想到的是,一家人都很支持他。
说干就干!10年前,老田花了1.3万元的积蓄买了一套数字电影放映机,可设备有了,片子从哪里来呢?想来想去,他和老家的电影公司联系,希望能得到支持。对方听说了他的想法之后,当即表示免费为他提供片源。
超2600场、 近30万人次观影
2015年,老田的公益露天电影开始“营业”,场地就选在他的修理铺门前,这里刚好有一块空地。只要不是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老田会在傍晚准时架起他的数字电影放映机,人多的时候能有300多人在这里看电影,人少的时候也有100人。电影的题材以红色革命电影为主,也会放映武打和乡村题材的影片。每次放电影之前,他还会播放一段交通安全宣传片。
“10年里,我已经放映了2600多场电影,观众人数近30万人次,从来没收过一分钱。”老田说,看到大家很开心,自己也感受到了一种快乐和满足。只要身体允许,公益露天电影会一直做下去……
融媒记者:薛海荣 文/图
融媒编辑:郑天赐/海报
校对:刘嘉瑶
责任编审:顾怡 徐静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倾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