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复刻86版《西游记》:连主题曲都照搬,网友笑叹“像看重播”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8 13:56 2

摘要:越南人把86版《西游记》连根端走,连片头云霞的色号都没换,弹幕里飘过一句“省脑子”,笑得比孙悟空翻筋斗还响。

越南人把86版《西游记》连根端走,连片头云霞的色号都没换,弹幕里飘过一句“省脑子”,笑得比孙悟空翻筋斗还响。

可笑着笑着,收视率飙到15.7%,泰国、马来西亚排队买版权,才发现这出“复制黏贴”背后藏着一条发展中国家最熟悉的暗线:先借别人的翅膀,再长自己的肉。

抄得有多狠?

金箍棒的花纹、天宫的斗拱、甚至“噔噔噔噔”的唢呐一响,国内观众直接梦回寒暑假。

可越南观众没这层童年滤镜,他们看到的是“熟悉又陌生”的混搭:孙悟空腾云驾雾,下一秒蹲在街边吸溜越南米粉,汤里飘着青柠和九层塔。

就这一碗粉,把“致敬”和“偷”之间的缝隙撑开了——原来抄得再像,胃还是本土的。

业内老编辑甩过一句话:中国九十年代也干过,把《东京爱情故事》改个名字拍成《北京爱情故事》,把日剧西装换成中山装,收视率照样爆。

套路一样,先解决“有没有”,再谈“好不好”。

越南现在就在这条时间线上,观众刚吃饱,还没开始挑厨子。15.7%的收视率说白了不是认可抄袭,而是证明神话刚需确实存在,市场先喂饱,再谈挑食。

最新消息,越南制作方已经预告第二季“去中国化”:妖怪换成占婆神话里的石牛,天宫改成顺化皇城的屋檐,连金箍棒都要做成竹藤缠铜。

听起来像孩子长大开始嫌爸妈买的衣服土,要自己动手改裤脚。

能不能改好另说,但那条“借翅膀”的路走到头,下一步只能是“割肉”——割掉别人的影子,疼,但非疼不可。

更微妙的是出口。

泰国、马来西亚抢着买版权,看的不是“像不像中国”,而是“越南人居然也能把神话拍热闹”。

一句话,东南亚终于有人先做出样板房,邻居们一看:哦,原来我们也能拍,不用等好莱坞来替讲我们的故事。

抄作业的那支笔,最后可能变成签合同的笔,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溢出。

国内观众骂归骂,心里其实门儿清:经典被抄,说明它还热乎;真哪天没人抄,才心慌。

与其担心“被越南偷”,不如想想怎么把下一部经典拍成别人抄都抄不歪的硬通货。

毕竟当年《西游记》也偷过印度史诗,吴承恩把哈奴曼换成孙悟空,没人记得“抄”,只记得“超”。

所以,别急着笑越南人“省脑子”。

他们正用最快的速度走完我们花了二十年才走完的弯路:先抄,再改,最后长出只属于自己的毛脸雷公嘴。

等到哪天他们的孙悟空不再吃米粉,而是啃榴莲、蘸鱼露,我们大概也会点进去瞅一眼——那一刻,轮到我们担心自家孩子没新意了。

来源:亲切溪水Qg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