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数据:档期内总票房达18.35亿元,观影人次突破5007万,场次为314.66万场;平均票价为36.64元;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8.93%。
10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数据:档期内总票房达18.35亿元,观影人次突破5007万,场次为314.66万场;平均票价为36.64元;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8.93%。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专委会副会长、秘书长朱玉卿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庆档票房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是爆款影片的缺失。但今年的亮点在于电影与文旅的结合,让电影进一步‘破圈’。期待未来‘电影+’为电影行业和服务消费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档期内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
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5国庆档电影数据洞察》显示,今年国庆档新片供给丰富、类型多元,但由于缺乏爆款头部影片的带动,吸引力稍显不足,市场表现相对黯淡。整体而言,今年国庆档总票房落后于前年和去年同期。
从单片表现来看,由于新片整体热度一般,今年国庆档期内无影片票房破5亿元。两部IP续作成今年国庆档新片票房主力:中国电影主出品的《志愿军:浴血和平》以4.50亿元的档期票房成绩领跑;华策影视主出品的奇幻动作片《刺杀小说家2》档期内收获2.95亿元票房,位列新片第二。
“市场在影片供给、票价策略和分众满足方面仍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也侧面反映了观众对于高质量‘爆款’作品的迫切需求。”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的电影市场已进入更加注重内容本身和观众口碑的阶段,单一的IP效应或明星阵容已不足以成为票房的绝对保障。
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今年国庆档,上海、北京仍稳居城市票房排名前两位,且上海票房产出领先优势明显。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海电影集团了解到,长假期间,上影旗下联合院线借势文旅消费热潮与商场密集人流,推出观影福利、多城路演、露天放映、品牌联动等系列活动。其中,联和院线旗下联和万物旗舰店营业额环比接近倍增,SFC上影BOE-α超级影城(美罗城店)客流量环比增长75.88%。《浪浪山小妖怪》开启线上线下“城市漫游”之旅,以票根联动XR体验,将IP影响力从银幕延伸至周边消费、沉浸体验与城市公共艺术领域。
假期前夕,国家电影局联合多部门启动了“跟着电影去旅游”“跟着电影品美食”“跟着电影做科普”等活动。鼓励有关地方和单位创新推出丰富多元的活动及惠民政策举措,着力打造跨界消费新产品、新场景和新业态,以电影“小票根”激活消费“大能量”。
“今年国庆档比较大的亮点是电影和文旅的融合。”朱玉卿表示,电影要融入社会、融入民生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观众走到电影的拍摄地、取景地,也能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长假期间,多部经典影视作品的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累计接待游客近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夜场总人次同比增长108%,总营收同比增长56%。
朱玉卿建议,在电影投资阶段就应该进行充分考虑和文旅融合。电影资金回收不应该单纯依赖票房,要通过电影IP打造,与地方文旅结合等方式,拓宽电影营收渠道。
截至10月9日,我国全年电影总票房已达438亿元。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国庆档的助推下,2025年截止当前的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越去年全年,这标志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10月9日,《阿凡达:火与烬》宣布将于12月19日在中国与北美同步上映。朱玉卿表示,从暑期档到国庆档,国产片均是当之无愧的票房主力,期待进口片的到来能为观众“换换口味”,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相信全年票房依然有望突破500亿元”。
来源:神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