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佟志坚导演,王安宇、张天爱、王彦霖领衔主演的国庆档新片《毕正明的证明》以豆瓣7.4的开分,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反套路警匪片。近期人气暴增的演员王安宇在片中饰演的毕正明,是一个梦想成为警察却仅做了一日警察便被挑断脚筋的年轻人,他用一场孤注一掷的卧底行动,完成了从“
电影《毕正明的证明》海报。
本报讯 记者张铂报道 由佟志坚导演,王安宇、张天爱、王彦霖领衔主演的国庆档新片《毕正明的证明》以豆瓣7.4的开分,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反套路警匪片。近期人气暴增的演员王安宇在片中饰演的毕正明,是一个梦想成为警察却仅做了一日警察便被挑断脚筋的年轻人,他用一场孤注一掷的卧底行动,完成了从“破碎者”到“证明者”的蜕变。
谈及与《毕正明的证明》结缘的契机,王安宇的言语中透露着一种清晰的认定。“当时导演把剧本递过来,我看了一眼就觉得挺感兴趣。”他坦言,正处于对大银幕充满向往阶段的自己,一直在寻找一部“有意思的电影”,而这个剧本的题材恰好击中了他。“这类题材的剧本很难拍出新意,但我在这个本子里看到了很新的东西。”
电影讲述从小立志成为警察的毕正明(王安宇 饰),在报到警队的第一天便被意外致残,渴望证明自己的他,怀揣一腔孤勇闯入盗贼团伙“荣门”。一次偶然机会,成功加入大白桃(张天爱 饰)带领的盗贼团队,他既要在“荣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中寻找破局线索,又要在人心叵测的险境里守住警察的底线与信念。
在王安宇看来,毕正明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英雄,而这正是角色最吸引他的地方。“他有缺陷,会动摇,甚至带着虚荣心。”影片开场,毕正明怀揣对警察光环的向往踏入警队,却在第一天遭遇命运重击。“他想进反扒队,最初是因为觉得抓贼有荣誉感,想要得到大家的赞赏和掌声。”恰恰是这种“虚荣心”,让王安宇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真实。
而真正让他与角色产生深度共鸣的,是毕正明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执拗”。“我是一个很容易偏执的人,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就希望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有的时候会听不进别人的想法。毕正明也是如此。”这种性格上的相似性,让王安宇的表演有了坚实的情感支点。这种执拗推动毕正明在瘸腿后仍坚持卧底,也在与盗贼团伙“荣门”的周旋中,经历了信念从动摇到重塑的完整过程。当毕正明发现贼群里也有身不由己的善良之人时,他开始质疑简单的黑白界限。但最终他明白:正义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而是对根源之恶的彻底摧毁。“这些经历让他从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了一个‘善良又坚定’的人。”
为贴近角色,王安宇深入研究了跟腱断裂者的行动特征。“毕正明的跛脚类型,和大家理解意义上的那种跛脚差不多,但其实并不太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只是他可能会比别人走路、跑步更慢一些。随着剧情推进,我慢慢减轻了他的跛脚程度,到后面有时候他大跑起来,其实是没那么明显的。”
谈及与张天爱的合作,王安宇表示:“爱姐特别敬业,对自己要求极高。”他分享了一个细节:“有时候导演明明已经说一条过了,她仍然会觉得‘这版不够好’,主动要求再来一条。”
在王安宇看来,毕正明与大白桃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脉络。“一开始大白桃更像毕正明的师父,不仅教他‘手艺’,还在精神上理解他、包容他。”而随着剧情推进,共同经历生死考验的二人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当她帮他打听治疗腿伤的老中医,当她劝他不要加入荣门这个是非之地时,你能感受到这个角色内心的善良底色,这也成为毕正明内心产生动摇的关键。”
《毕正明的证明》在国庆档中凭借其反套路的叙事和扎实的群像表演脱颖而出。观众热议的,正是毕正明“从破碎到重生”的完整弧光——一个躯体残疾的警察,如何用智慧与信念而非武力去践行正义。王安宇表示,《毕正明的证明》是整个团队非常用心拍摄的作品,“我觉得它是一部非常不一样、非常新奇的警匪片。”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