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档电影,无爆款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8 11:48 1

摘要: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目前国庆档总票房报收17.53亿,观影人次4780多万,相比去年的21.05亿票房、5212.9万人次,缩水严重,如果要跟疫情前电影市场火热的40多亿票房相比,还不到彼时的一半,甚至一夜回到十年前的2015年档期18.62亿的水


作者 / 安 济
编辑 / 阿 笔
运营 / 狮子座

国庆小长假就这么结束了,伴随着收假、开工,国庆档电影市场也即将正式大幕落下,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如观众期盼中热闹、好看的国庆档。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目前国庆档总票房报收17.53亿,观影人次4780多万,相比去年的21.05亿票房、5212.9万人次,缩水严重,如果要跟疫情前电影市场火热的40多亿票房相比,还不到彼时的一半,甚至一夜回到十年前的2015年档期18.62亿的水平线上。

没有“一超”和“多强”的影片,新片口碑都太平淡,成为今年国庆档的显著特征。“志愿军”系列到了第三部《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只有4亿多元,虽然在国庆档总票房中占比超过四成,但作为“领头羊”的战争大片,和系列前两部的12多亿、8.68亿相比,有明显的乏力。

更令人意外的是,已经上映快一个月的《731》还能在国庆档里拿到票房第二的成绩,而备受期待的《刺杀小说家2》票房仅收2.8亿,较2021年系列第一部10.35亿的成绩缩水严重,其他新片《浪浪人生》《震耳欲聋》《风林火山》表现均未达映前预期。

尽管整体表现不能让人满意,但今年国庆档还是有一些新亮点,大银幕出现了一些新面孔。檀健次在《震耳欲聋》担纲男主、王安宇领衔主演《毕正明的证明》,两位演员的大银幕首秀,给市场带来了新气象。

虽然今年国庆档还是有大银幕老面孔雷佳音在《刺杀小说家2》里玩陈旧的“头大”梗,邓超在综艺里频繁刷脸,进入大银幕让观众看得有些出戏,但张子枫、宋佳、殷桃等女性角色在这个“直男力量”较强的大档期,戏份比重都有所提升,加上新面孔挑大梁,电影市场还是有了一些新鲜血液,能带给观众一些新的观感。

毕竟,谁都不想每次都进电影院,每次都看一些“老熟人”刷脸,观众会疲惫,电影市场也就很难有生机。

新面孔转型,扛大旗

这个国庆档,大银幕上出现了新面孔带来的演员阵容结构变化,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新生代演员的大银幕首秀成为档期亮点。檀健次在犯罪剧情片《震耳欲聋》中首次担纲电影男主角,饰演一名与听障人士频繁接触的律师,在影片上映前就已经被粉丝吆喝了很久。影片选择了错峰上映的策略,10月4日正式开画当天拿到了单日近4千万的票房,虽然该片拍片占比只有10.7%,但上座率高达21.0%的票房份额,成为当日上座率情况最好的影片。

目前,影片已经上映5天,收获1.66亿票房,豆瓣评分7.5,位居电影热门榜榜首,成为档期内的一匹小黑马。除了影片本身的内容质量尚可外,粉丝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包场观影、线下应援线上冲热搜,将对偶像的支持与电影关怀听障群体的社会意义相结合,为影片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边,一直在剧集和综艺领域有亮眼表现的王安宇,今年国庆档在《毕正明的证明》中饰演反扒警察,塑造了一个从愣头青走向成熟的青年警察形象。作为大银幕首秀,选择的题材和类型都很适合他的气质,尽管影片整体票房表现平平,但王安宇的表演还是在社交媒体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很好地帮助他丰富自己演员版图、走向传统意义上更高级的电影银幕。

范丞丞在《浪浪人生》中担任黄渤之外的第二男主,延续了他在大银幕上持续刷脸但尚未独挑大梁的状态。从《飞驰人生2》中的天才车手到《人生路不熟》中的准女婿,范丞丞在喜剧类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只不过他还是需要一部真正意义上由他主导的代表作,才能完成从“流量明星”到“电影演员”的转型。

除了新人男演员,实力派的女性演员在今年国庆档也有不俗的表现。《志愿军:浴血和平》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打破了前两部以男性群像为主的叙事模式,张子枫和宋佳的戏份显著增加,成为战争片里让人耳目一新的存在。

张子枫近年在电影市场表现亮眼,从《唐人街探案》里惊鸿一瞥到《我的姐姐》中的扛鼎表演,在《捕风追影》搭配成龙,在《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里挑大梁,再到如今的《志愿军3》,根据猫眼专业版,张子枫主演电影累计票房已近80亿,成为已成为新生代演员中的实力代表。

另一边,在《浪浪人生》中,殷桃作为女主角,与黄渤搭档演绎了一段笑中带泪的家庭悲喜剧。殷桃饰演的妻子角色既要面对看起来有些不靠谱的丈夫,还要努力维系那个破败的加油站、还债,角色的形象与殷桃的演技非常适配,很好地展现了中年女性在家庭危机中的坚韧与智慧。这也是殷桃在《万里归途》后与饶晓志(《浪浪人生》监制)的再次合作,展现了她在喜剧与正剧之间的自如切换。

老将回归也是今年国庆档的一道风景。金城武睽违大银幕已久,此次在《风林火山》中重返银幕。资料显示,这部影片本是高成本大制作,期待博取更大的票房收益,然而影片不足1亿的票房远不及预期,连金城武这样“老了的法拉利”精准的演技,也抵不过剧作层面的无力,在新面孔频出的大银幕新时代,显得有点“英雄迟暮”的意思。

类型多元,但没有口碑爆款

今年国庆档“导演矩阵”呈现出新老结合的格局。

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浴血和平》延续了他对宏大历史题材的驾驭能力,路阳执导的《刺杀小说家2》延续了第一部的奇幻风格,然而,该片的口碑和票房都较第一部有所下滑。新导演马林执导、韩寒监制的《浪浪人生》,延续了韩寒特有的海边小岛风情和影像风格——

这种“老将监制+新人导演”的模式也成为今年国庆档的一个特点。比如饶晓志监制、万力执导的《震耳欲聋》则为犯罪剧情片增添了社会关怀的深度。影片通过一宗罪案牵扯出听障人士的生存困境,延续了饶晓志在《人潮汹涌》《万里归途》中对边缘人群的关注。

从类型分布来看,国庆档影片涵盖了历史战争、奇幻冒险、家庭喜剧、犯罪动作等多种题材,尽管类型丰富,口碑表现却普遍平庸。《震耳欲聋》以豆瓣评分7.6分位居档期影片首位,与《毕正明的证明》《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志愿军:浴血和平》成为档期内评分超过7分的作品,但即使如此,在豆瓣评分的水分越来越严重的当下,7分档仍不能成为口碑爆款的现象级影片,也就无法助力档期出现大爆款。

在市场好的时候,能创造三、四十亿的国庆档里,往往是有口碑爆款,这种口碑并不一定是平台评分有多高,比如《我和我的祖国》如今豆瓣评分也掉落至7.6,但 在当时国庆之际与节日气氛完美融合,制造了现象级的话题、热度,从而拉动票房成档期超强,而今年,电影场域的话题口碑都太单薄了。

而其他的影片,《浪浪人生》《刺杀小说家2》自上映后口碑评价频频走跌,整个市场缺乏口碑爆款,成为导致电影大盘热度不足的关键原因,从每日票房走势来看,国庆档大盘从10月1日的3.25亿元高点逐日下滑——没有逆袭大黑马,也没有口碑大爆款创造长尾效应,今年国庆档成体的表现都实在很难让人满意。

五百亿无望,电影的吸引力在哪儿?

国庆档的平淡表现,引发了对全年电影市场的担忧。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025年10月8日发稿前,2025年全国总票房已达437亿,虽然已经超越2024年全年总票房425.02亿,但相比疫情前的全年票房水位线和2023年的549亿,还是显得动力不足。

如今来看,距离今年结束只剩下两个月,不出意外,全年票房还是会维持在四百多亿的体量,回到市场整体水位较高的年代的愿望,今年是已经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毕竟2025年前三季度的票房增长主要依靠春节档的强势表现,而暑期档、国庆档的连续平淡,使得全年冲击500亿的目标无望。

暑期档和国庆档的连续平淡,确实暴露了电影市场的内容供给问题。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仅报收119.66亿元,虽然较2024年的116.43亿元有略微上涨,但疫情前2019年的177.78亿还是成了回不去的奢望。

眼下,观众的注意力被多元的文化娱乐消费形式分散,要拉回注意力,重振影院的吸引力,还需更多优质内容的支撑。每年上映的新片并不少,但对电影市场来说,高质量内容配合理想的档期分配,比扎堆上映、靠影片数量堆积票房更为重要。接下来要进入11月,传统意义上的淡档期,年末的贺岁档新片能否点燃市场热情,仍需观察。

市场复苏并非一蹴而就,正如今年国庆档所呈现的,中国电影市场在类型探索与新老演员交替方面已迈出步伐,缺少的是多部能引发全民观影热情的现象级爆款,强势地把观众重新拉回影院,眼看着今年的希望不大了,只能寄希望于下部影片和下个周期,重新唤醒观众的观影习惯,展示属于电影真正的魅力。

图源:微博、豆瓣,侵删图。

来源:影之时光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