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我都掏钱看过烂片,但很少有一部能把“烂”拆成六块拼图摆你面前,拼完才发现:哦,原来我花的票钱是被拿去烧特效,不是买故事。
3.8亿票房,1.7亿亏空,这片子把“续集必死”四个字焊死在银幕上。
你我都掏钱看过烂片,但很少有一部能把“烂”拆成六块拼图摆你面前,拼完才发现:哦,原来我花的票钱是被拿去烧特效,不是买故事。
先说最扎心的——邓超。
预告里他一脸杀气,正片里拢共出现180秒,台词不到十句,连赤发鬼一根手指头的渲染时长都不够。
观众冲着“超哥”进影院,结果看完只记得一只红毛怪物在天上飞,情绪从期待到被骗,只要三分钟,比退外卖还快。
片方把明星当诱饵,我们成了自愿咬钩的鱼,这操作跟直播间“实物与图片不符”一个套路,只是没人能给电影打差评退货。
再说剧本。
三条线搅成一锅粥,前半小时塞进来八个新角色,名字还没记全就下线,像坐地铁被挤下去,连“对不起”都听不到。
最离谱的是,主线任务靠一段旁白硬转场:“于是他决定复仇。
”观众一脸懵:谁?
复啥?
为啥?
我旁边大哥直接嘟囔“我去趟厕所,回来估计就世界和平了”。
别笑,他真没错过关键剧情,因为压根没有关键剧情。
特效烧掉3.5亿,赤发鬼一根头发丝磨14个月,可文戏实拍只占35天,数字不会撒谎: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故事被挤进角落。
导演路阳自己出来认怂,“11个月从立项到上映,资本催命”。
翻译成人话:老板要赶国庆档割韭菜,剧本只能边拍边改,改到最后连编剧都分不清谁是谁。
于是我们看到一座用IMAX像素堆出来的空中楼阁,风一吹就剩满屏火星子,连根钉子都没钉进观众心里。
更冷的数据在后面——国庆档60%买票的人是30岁以上,他们要的是“讲人话”的故事,不是加长版游戏过场动画。
豆瓣7分以下影片平均票房跌42%,说明大家不再为“大就行”买单。
你以为观众好骗,其实观众早学会用钱包投票,烂片连热搜都救不了,第二天排片直接掉到5%,单日票房不足500万,比我家楼下奶茶店的流水还惨。
所以别再骂“中国观众不懂特效”,我们懂,只是更懂“故事为零,特效再多也是壁纸”。
这部续集把教训写进血书:明星刷脸只能撑首日,特效烧钱只能撑视觉,真正撑住票房的是那句“后来呢”。
没有后来,就没有然后。
下一部想翻盘,先把剧本关进小黑屋磨到地老天荒,再谈赤发鬼的头发丝要不要会发光。
否则,第三部就算拍成4D,也只剩观众中途离场的座椅在震动。
来源:英明果断冰淇淋q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