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太拉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差评如潮的《731》却赢麻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22:09 2

摘要:国庆档票房跳水到2016年水平,可被骂上热搜的《731》却悄悄卷走9亿,这种撕裂比烂片本身更刺痛人。

国庆档票房跳水到2016年水平,可被骂上热搜的《731》却悄悄卷走9亿,这种撕裂比烂片本身更刺痛人。

把27.3亿总票房拆成单日,数字更尴尬:假期第三天大盘环比跌18%,影院经理在群里甩图,下午场空一排,爆米花桶比观众多。

去年这时候《万里归途》还能单日逆跌,今年连“逆跌”俩字都没人提。

“片海战术”变成片海沉船。

16部新片挤进来,结果没有一部破10亿,唯一过线的是《前任4》,靠的还是老IP的惯性眼泪。

爱情喜剧能保命,却救不了档期,就像泡面能顶一顿,终究不是正餐。

更惨的是主旋律续集。

《志愿军3》7.5亿听起来还行,可跟《长津湖》的57亿比,直接砍掉一个零。

观众不是讨厌主旋律,是讨厌复制粘贴的轰炸,血浆、口号、慢动作三连击,第三次真的倦了。

动画那边,《三国的星空》1.2亿扑得无声无息。

制作方把“国风”贴满海报,却忘了讲个新鲜故事,小朋友在影厅问爸爸“诸葛亮为啥不放大招”,爸爸只能刷手机假装没听见。

港片《莫斯科行动》5.6亿,动作戏依旧干脆,可豆瓣高赞短评写“像看一部加长版抖音”。

港式警匪的套路停在20年前,观众早换了好几代手机。

真正跑出黑马姿态的,居然是映前被唱衰的《731》。

差评集中在“叙事断裂”“情绪”,可它把历史课本里一段冷到结冰的罪行摆进商业片,稀缺度瞬间拉满。

中老年观众组团二刷,单位包场填平工作日下午的空座,票房曲线像打了点滴,一天一点往上爬。

有人吐槽“片子粗糙”,可市场上连粗糙的同类都没有。

稀缺本身就是卖点,就像沙漠里卖矿泉水,盖子拧不紧也有人抢。

数据后台能看到清晰分界:24岁以下评分5.1,40岁以上评分7.8。

年轻人骂“贩卖苦难”,中年人却在里面找到小时候爷爷没讲完的那半截故事。

同一部电影,两个世界。

发行方后期干脆把宣传语改成“带孩子上一堂历史课”,一句话戳中家长最软的焦虑——比成绩更怕的是遗忘。

国庆后两周,排片仍保持8%,其他新片早掉到1%以下,影院经理说“留它至少还能卖团体票”。

回头再看档期集体哑火,原因就三条:一是IP透支,续集只顾圈钱不想创新;二是类型扎堆,主旋律、动画、港片全撞车,观众审美疲劳;三是宣发糊弄,预告片剪得再燃,正片一坨也白搭。

《731》的逆袭给了一条最朴素的提示:别只盯着“安全牌”,真正安全的是别人没碰过的牌。

哪怕那张牌边缘毛糙,也比清一色复制粘贴的工业糖精有味道。

明年国庆档还想翻身,先得把“档期依赖症”戒掉。

好内容自己就是档期,烂片就算躺在十一黄金坑,也只会被观众一脚踹飞。

来源:小爱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