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军:浴血和平》还没正式上映时就引来了不少关注,是国庆档新片中排名第二的存在,当人们真的在影院里观看完完整的影片后,抽泣声就没停过。
《志愿军:浴血和平》还没正式上映时就引来了不少关注,是国庆档新片中排名第二的存在,当人们真的在影院里观看完完整的影片后,抽泣声就没停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起抗美援朝,很多人会想起上甘岭的炮火、黄继光的胸膛,却少有人知道,这场战争结束前,还有一场打了747天的“谈判战”,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
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惊心动魄,《志愿军:终极较量》作为三部曲的终章,就把镜头对准了这场“文戏”,还有那些在后勤线、医院里默默付出的人。
看完电影才明白,所谓“立国之战”,不只是前线战士的冲锋,还有谈判桌上的据理力争、医院里的生死抢救、运输线上的日夜兼程。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故事,比口号更动人,比特效更有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影里,张子枫演的李晓从联合国大会走到谈判桌前,第一次当翻译就遇上了硬茬,美军拿了几万页战争资料,故意写错战线数据,想在协议上占便宜。
我方谈判代表没急着拍桌子,而是连夜加班,一页页核对,把错误的地方标得清清楚楚,第二天谈判时,美方代表还在狡辩,我方直接把标注好的资料推过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字一句地说:“我们要的是和平,但不是没有尊严的和平”,最让人记挂的是李克农将军递的那张纸条,就四个字:“不动如山”。
一开始还不懂,直到看到上甘岭的画面才明白,前线战士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下,躲进地道不出来,不是怕了,是在等天黑反击,谈判桌上不急躁,也是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等前线传来好消息,把战果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有个细节特别戳人,谈判间隙,李晓看到美方代表喝着咖啡、聊着天,而我方代表啃着干粮,还在改谈判稿。
不是条件差,是心里装着前线的战士,多争取一分,战士们的牺牲就少一分,这场谈判最打动人的,不是赢了多少条款,而是让全世界看到,中国虽然穷、装备差,但骨头硬、讲规矩。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影没把英雄只分给前线战士,那些在后方的人,同样让人泪目,野战医院里,美军投了细菌弹,鼠疫一下子传开了,年轻护士张娟看着战士们呼吸困难,没犹豫就跪下来,用嘴给战士吸痰。
同事拉她,她说“多救一个是一个”,结果自己也染了病,最后没救过来。她牺牲前,还攥着战士家属寄来的照片,说“等胜利了,帮我看看这家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肖央演的司机赵安南,车门上画了20个正字,代表跑了100趟运输,第一部里他说“跑完这趟就回家陪妈”,结果跑第101趟时,遇到美军的延迟炸弹。
他本来能躲,可车上拉的是前线急需的药品,他硬是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自己却没躲开,最后镜头扫过他口袋里的家书,上面写着“妈,等我回来给您买新棉袄”,看得人鼻子发酸。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让人心里暖的是吴本正的故事,他是军工专家,战友张孝恒牺牲了,他一直想找战友的弟弟张孝文,后来遇到个同名的新兵,就认成了他,教他用仪器、查故障,把他当亲弟弟疼。
直到新兵立功受奖那天,才知道真正的张孝文早就牺牲了,新兵没说啥,只是在台上让领导喊了两次自己的名字,第一次是自己应,第二次是全连一起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一刻才明白,英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所有替他活下去、替他战斗的人。
陈凯歌导演很会用小细节戳人,第一部里,战士塞给李晓的糖,第二部里风干的小花,到这一部,变成了谈判桌上的和平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方代表用红石头做鸽眼,想表达和平的心意,结果美军的直升机一降落,把和平鸽吹散了,李晓气得把红石头扔了,那时候她刚知道亲人牺牲,心里满是恨,不明白为啥要跟敌人谈判。
后来她跟着谈判团队跑前线,看到战士们冻得没鞋穿还在冲锋,看到医院里的伤员没麻药还在咬牙忍,才慢慢懂了,谈判不是怕敌人,是想少流血、早和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又把红石头捡回来,重新嵌到和平鸽眼里,这个小小的动作,比大道理更管用,恨是真的,但和平更重要,因为不想再有人失去亲人。
还有李默隐的家门钥匙,贯穿了三部电影,他是李晓的父亲,一直没露面,直到这一部才知道,他早就牺牲了,钥匙最后回到李晓手里,是战友送来的,还带着弹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晓把钥匙和父亲的照片放在一起,说“爸,我们赢了,能回家了”。那一刻突然明白,所谓胜利,就是让牺牲的人能“回家”,让活着的人能好好生活。
电影最后,镜头突然一转,一架国产运输机穿过云层,里面装的是志愿军的遗骸,当年他们出国打仗,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如今终于能回家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舱里,战士的遗物整整齐齐摆着,有家书、有钢笔,还有没吃完的干粮。外面的天空很蓝,再也没有敌机轰炸,就像电影里说的:“现在的天空,我们自己能守住了。”
最让人泪目的是最后一个镜头,李晓把牺牲英雄的照片摆好,镜头慢慢升高,从纪念馆变成了繁华的都市,高楼林立,灯光璀璨,路上的人笑着、闹着,孩子们在公园里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万家灯火,不就是英雄们想看到的吗,他们当年在朝鲜的雪地里啃冻土豆,在炮火里冲锋,不就是为了让家人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吗?
看完电影走出来,晚风一吹,突然觉得“立国之战”这四个字特别重,不是打赢了多威风,是让中国在世界上站了起来,让我们现在能安安稳稳过日子。
那些英雄,不管是谈判桌上的、医院里的,还是开车的、修铁路的,他们都只是普通人,却做了最不普通的事,就像电影里说的:“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是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
来源:鳄娱海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