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国庆档电影集体失利,票房口碑一路下滑,《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排行榜第一,截止到今日,上映三天,也才收获2.7亿票房,预计累计票房6.5亿,还有下滑的趋势,成绩口碑远不如前两部。
2025年国庆档电影集体失利,票房口碑一路下滑,《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排行榜第一,截止到今日,上映三天,也才收获2.7亿票房,预计累计票房6.5亿,还有下滑的趋势,成绩口碑远不如前两部。
让我意外的是,《刺杀小说家2》的表现,票房口碑双失利,完全不如第一部。
第一部《刺杀小说家》豆瓣评分6.5,在2024年春节档,大片云集的情况下,斩获10亿票房,足见第一部的成功。
《刺杀小说家2》豆瓣开分6.5,按照现在的这个口碑,很快就会下滑到6分以下,上映三天,不到2亿票房,猫眼预测累计票房不到五亿,还不到第一部的一半。
网友给出的差评理由出奇的一致“特效我打满分,剧情一分都是多的”。
因为它讲了一个“社畜爸爸拿命换女儿”的俗套故事,观众偏偏为这个俗套故事买单。
当观众看到的是雷佳音跪在地上啃馒头,边啃边哭,说“爸给你买糖”,那一刻,让人悲伤落泪。
导演路阳说:我们要拓展世界观。
董子健成了“时空守门员”,全程凹造型。
雷佳音出场30分钟,任务只有一个“找回记忆”。
新女主杨超越,完全没有存在感。
反派郭京飞,动机是“想让所有小说变成BE,因为BE更艺术”。
设定堆设定,反转套反转,
让观众看得迷迷糊糊,云里雾里。
很多观众表示看不懂。
最离谱的是中段“双重meta”戏:
电影里的小说家,写了一个电影,电影里的角色又写了一本小说,
小说里的反派又拍了一部电影……
我在影院掐大腿才没让自己睡着。
后排的小朋友直接问妈妈:
“他们是不是在演我们看电影这件事?”
这句话足以说明这部影片的失败。
现在的国产剧,貌似都喜欢玩特效,大笔的资金投入特效制作,把画面做成大场面。
花里胡哨的特效,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华丽外表下,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充填,终究是虚有其表。
《上海堡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特效场景很壮观很酷,剧情却是一塌糊涂,网友骂声一片,评为“年度第一烂片”。
按照《刺杀小说家2》目前的口碑和票房走势,单靠特效,已无力翻盘,失败已成定局。
2025年国庆档可用一个“惨”字概括,不过,有檀健次主演的《震耳欲聋》,呼声很高,有望成为国庆档一匹黑马。
最后,给电影制作人一句忠告“只有特效,没有剧情,观众是不会买单的”。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