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刺杀小说家2》国庆档第一天票房6362万,两天就过了1亿,现在专业机构说最后票房可能就5亿,比2021年前作的10.35亿少了一半还多。
《刺杀小说家2》国庆档第一天票房6362万,两天就过了1亿,现在专业机构说最后票房可能就5亿,比2021年前作的10.35亿少了一半还多。
这电影开局猛,后面却没人买票了,问题出在哪儿?
先看为什么第一天能卖6362万。
国庆档大家都想出去玩,电影院是个去处。
前作2021年春节档,跟《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这些大片对着干,最后拿了10亿多,观众记得它的奇幻画面,这次续集宣传说视效升级,所以刚开始很多人愿意买票试试。
但两天后票房就软了,因为看了的人觉得不对劲——故事讲得乱七八糟。
这电影的画面确实下了功夫。
邓超演的赤发鬼,听说每一帧画面里头发就有150万根,一根一根都看得清楚,打起来的时候金光闪闪。
辛芷蕾穿的黄金龙甲,还有会飞的蒸汽朋克龙,打戏动作设计得花里胡哨,制作方可能觉得这些能让观众觉得值票价。
但观众进电影院不只是看画儿的,还得知道讲了个啥故事。
故事问题在哪儿?
前作里雷佳音演的爸爸找女儿那条线很感人,这次基本没怎么提,成了背景板。
于和伟那个角色,前作跟赤发鬼有关系,这次硬给切断了,观众看不懂他俩为啥没关系了。
写小说的路空文(董子健演的),前作是主角,这次突然跟仇人常远合作写小说,为啥合作?
没说清楚,转得太硬。
更离谱的是书里的人跑到现实世界,赤发鬼说要“灭世”,结果见了路人就抢奶茶喝,这哪是灭世,跟闹着玩似的。
最后打大boss,没怎么打呢,反派自己就死了,前面铺垫那么多紧张感,一下就没了,观众能不觉得亏吗?
对比前作就更明显了。
2021年春节档那么多厉害的电影,《刺杀小说家》能杀出10亿票房,不只是因为画面,是故事和世界观搭得还行,观众觉得新鲜。
这次续集想搞“小说家宇宙”,就是想拍更多续集赚钱,但连最基本的故事都没讲明白,世界观就立不住。
就像盖房子,先把房顶弄得花里胡哨,地基没打牢,风一吹就晃,谁还敢住?
现在电影院里同期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坚如磐石》,故事虽然不一定多精彩,但至少讲得顺,观众看得懂。
《刺杀小说家2》画面再好,看完出来说不清楚讲了个啥,谁会推荐朋友去看?
口碑一差,后面买票的人自然就少了,所以专业机构才说5亿可能就是天花板。
豆瓣评分6.5,比前作7.0低,有人说画面值票价,更多人说“浪费好设定”。
这说明不是观众不愿意为国产奇幻买单,是制作方把心思全放画面上了,忘了故事才是根本。
电影是拍给人看的,人得看懂、得被故事打动,才会一直买票。
电影光做得好看,故事讲不明白,观众会一直买票吗?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