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正在热映。电影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聚焦曹操早期经历,从讨伐董卓、迎奉天子到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描绘了曹操在乱世中确立自己的使命与信念,一举统一北方的故事。
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正在热映。电影以东汉末年为背景,聚焦曹操早期经历,从讨伐董卓、迎奉天子到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描绘了曹操在乱世中确立自己的使命与信念,一举统一北方的故事。
有观众看完后表示,“电影很带感,兼具星汉灿烂的浪漫和金戈铁马的磅礴。”此外,电影里蕴藏的诸多“课本知识点”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从诗词到文物,从美食到风景,都让观众置身汉代文化的熏陶中,感受着民族千年的文化自信。
诗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些课本里熟悉的诗词,也作为台词出现在了《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里。电影里,曹操行至碣石山时,登山望海,吟诵起《观沧海》,抱负满怀,壮阔豪迈;而在纪念阵亡将士时,曹操则吟诵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愤深沉……
一边看电影,一边学习和重温诗词,确实是颇为奇妙的体验。
三国时期,在最为动乱的北方,文学却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尤以“建安文学”成就最大,主要代表人物有“三曹”和“建安七子”。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开拓者和主将,作品主要为诗,基本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观沧海》《短歌行》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附上这两首诗的全文,大家可以背起来啦!
注:“契阔谈宴”也写作“契阔谈䜩”,“䜩”通“宴”
文物
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三国的星空第一部》里,有不少博物馆的“熟面孔”。
比如,2025年3月由美国归还的四十一件文物中的“陶说唱俑”就惊喜出现在了电影中,和国博的明星文物“东汉击鼓说唱俑”组成了一对“说唱兄弟”,在繁华的洛阳街头载歌载舞;
比如,电影里还原的洛阳城水榭,参考了山东博物馆的汉画石像;
比如,电影里出现的装酒容器冰鉴,设计上参考了湖北省博物馆的铜鉴缶;
再比如,电影里曹操的宠物麦子,看着是一只方头方脑、断尾伤耳的中华田园犬,“原型”却是内蒙古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汉代彩绘陶狗……
秉持着“有出土文物的,尽量用出土文物”“不要出现汉代没有的道具器物”的原则,电影主创团队实地走访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参考应用了一百余家博物馆资料,借鉴了众多出土文物,呈现出了电影里的诸多精准细节。
“器物不语,但大汉匠心未远;陶俑犹在,故千年笑声未散。”对文物感兴趣的的观众,在观影时想必能多一份发现的乐趣。
美食
电影里,有一场“袁绍设宴”的重头戏,曹操和袁绍分坐餐桌两端,看似吃饭,实则交锋,谈的是美食,却处处暗藏“杀机”。
这场戏里提及的鱼脍、貊炙、太羹、羌煮四道菜,可谓各有说头。
鱼脍是活鱼做的生鱼片,配冻酒食用。史实记载,在汉代及以前,已经出现了生鱼片蘸调料的食法,所以生鱼片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
貊炙就是烤肉。貊是指烤整个的,炙是烤肉。按《释名》的记述,貊炙是烤全羊和全猪之类,吃时各人用刀切割,原本是游牧民族惯常的吃法。大家熟悉的成语“脍炙人口”就是由此而来。
太羹是指不掺五味的肉汤,太羹不以盐梅,也就是不放盐和酸梅等调味品。但电影里,袁绍请曹操喝的太羹,却不是用牛羊肉做的,而是用的海鲜。
而羌煮,直白一点说,就是涮羊肉。
电影里出现的瓜果蔬菜也有讲究,如果细看,市集上只有梨,没有苹果,因为苹果是清朝才传入中国的。
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看电影的时候,你有没有被“馋”到?
风景
作为故事的重要发生地,洛阳是整部电影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汉的洛阳城是什么样子的?主创团队在还原上花了不少工夫,在汉画记载的基础上,合理推测,大胆想象,构建了一个鼎盛时期的东汉洛阳城:宫殿巍峨,万国来朝,市集熙攘,百姓安居……
作为洛阳的市花,华贵的牡丹自然也少不了。电影里特别设计了一幕小皇帝刘协在牡丹花海里遨游的场景,相当惊艳。
如今,河南省洛阳市也会每年举办牡丹文化节,请大家沉浸式赏花,“来一次洛阳,穿一次汉服”,成为无数人的浪漫之约。
此时虽不是牡丹花季,但秋风送爽,秋雨浪漫,秋阳柔情,秋花绚烂,河洛大地的古韵与国潮,热闹与风雅,美食与美景,同样值得细品。白马寺、应天门、老君山、洛邑古城、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洛阳值得一去的地方多着呢!
正值国庆假期,也欢迎大家跟着电影去旅游,打卡洛阳这座华美之城。
编辑:李各力
来源:影之时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