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视瓜蒙 | 呼唤爱与和平等同于烂片?吃瓜影评《731》的价值坐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00:55 2

摘要:当电影触及如“731”这般沉重的历史创伤时,其价值坐标应当如何确立?近期吃瓜影评视频里提出一个观点:在这类题材中传递爱与和平理念会导致影片沦为“烂片”。这一论断很值得商榷。

大家好,我是牛教授,致力思政科普的博士,硕导。牛教授不吹牛,因为牛原本就不需要吹。

今天说现实,现实真的现实。

当电影触及如“731”这般沉重的历史创伤时,其价值坐标应当如何确立?近期吃瓜影评视频里提出一个观点:在这类题材中传递爱与和平理念会导致影片沦为“烂片”。这一论断很值得商榷。

将“呼唤和平”简单等同于“烂片标志”,本质上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电影作品作为反映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既在于现实,更在于通过电影典型化来引领精神。中华民族从深重苦难中走来,对和平的珍视不是怯懦,不是对历史的背叛,而是历经炼狱后的觉醒与升维打击。

历史创伤书写的终极意义,绝非止于愤怒的宣泄。若仅满足于呈现残酷和罪恶,而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战争机制的剖析、对和平道路的探索,这样的“历史再现”反而可能陷入对暴力的无意识宣扬。影片在揭露罪行的基础上传递和平理念,不是削弱批判力度,而是既控诉具体罪行,又上升到对战争本质的抨击反思。

值得警惕的是,某些论调,只强调残酷细节的展示,只有善恶对立,而忽视价值引领。这些创作倾向或在无形中消解着历史教育的深层价值。实际上,对历史创伤最有力的回应,恰恰是在认识黑暗之后依然选择向往光明,在见证野蛮之后更加坚定文明的价值。

历史题材的创作价值,一定要让它还原怎样的过去,让不懂反思的执迷不悟无处遁形,但也需要直面伤痛的勇气,让反思面向未来。传递和平不是历史真相的对立面,是为不让悲剧重演。

广而告之:近段,牛教授持续推出“牛视瓜蒙”科普系列,视吃瓜蒙人,破话术玄机,正价值取向。

声明:本文意在“思政科普”,请勿过度解读。评论未回复的,并不代表牛教授认同其观点。

来源:city电影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