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一位大哥看完解剖戏,攥着纸巾说:“这哪是电影,这是祖宗的骨头在说话。”
电影《731》才上映两天,王志文一句话,把全网都看哭了。
不是那种煽情的哭,是坐在电影院里,明明没哭出声,眼泪却自己往下掉的那种。
吉林一位大哥看完解剖戏,攥着纸巾说:“这哪是电影,这是祖宗的骨头在说话。”
没人想到,一部没特效、没流量明星、连宣传海报都简陋得像老照片的片子,居然在《巨齿鲨3》眼皮底下,把票房硬生生拉了上去。
排片从15%被院线悄悄加到24%,上座率从三成飙到快五成——观众用脚投票,不是因为谁演得好,是因为他们怕忘了。
王志文在首映礼上说:“我们要对昨天、今天和明天头脑清醒,不然我们会丢掉我们的名字。”这句话没剪辑,没配乐,就那么平平淡淡一句,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顶上了首页。
24小时,1.7亿人点开,210万点赞。
有人截图发朋友圈,配文:“他没喊口号,可我听见了历史在喘气。”
哈尔滨731罪证陈列馆的预约小程序,27号当天直接崩了。
两万多人抢着去看那些锈迹斑斑的手术刀、发黄的实验记录、还有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
馆方连夜加开20场免费讲解,一直开到晚上九点。
有人凌晨三点排队,说:“我爷爷是那年逃难的,他从没提过,但我现在想替他看看。”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日本那边,一个叫“铭心会”的学者组织,居然在B站开了直播,用日语念出中国受害者的名单。
三十八万人在线,弹幕里全是“谢谢”和“对不起”。
没人逼他们,是有人自己走过来,说:“我们不能假装没听见。”
片尾字幕本来只有一行“谨以此片纪念”,现在变成了一个会动的墙。
片方说,从10月1日起, anybody,只要能提供经认证的遇难者姓名,就能补上去。
四千多人已经提交了名字,排着队,像在给祖先上香。
有人问,这电影有啥用?
它不能让时间倒流,不能让死人复活,连一句“道歉”都没换来。
可它让一个老太太,翻出压在箱底的旧照片,指着照片里那个穿蓝布衫的小孩说:“这是你太爷爷,他死在了细菌战里,你爸一直不敢提,怕你怕。”
它让一个00后大学生,第一次在微博搜“731”,然后默默删掉了手机里那张日本神社的自拍。
它让一个出租车司机,收工后蹲在路边,给儿子发语音:“儿子,明天咱不去游乐场了,爸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名字,很多很多名字。”
名字,是最轻的东西,也是最重的。
你记得谁,谁就活着。
来源:阳仔侃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