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在光与影中讴歌和传承红色精神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19:04 1

摘要:9月29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纳入本次展映的电影《洪湖赤卫队》改编自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同名原创歌剧,由武汉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自1961年上映以来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电影的里程碑

9月29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洪山礼堂举行。纳入本次展映的电影《洪湖赤卫队》改编自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同名原创歌剧,由武汉电影制片厂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自1961年上映以来风靡大江南北,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电影的里程碑”。

鲜为人知的是,湖北电影制片厂原址位于江汉区万松园路,其前身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洪湖赤卫队》。该片自1961年上映以来,以其激昂的革命情怀和经典唱段《洪湖水浪打浪》蜚声海内外。经过高清修复的《洪湖赤卫队》在电影周上重登银幕,修复的不仅是影像清晰度,更是红色记忆的鲜活度。江汉区唯一的公益影展放映点就设置在湖北电影制片厂原址旁的中山公园,或许正是对这份红色影史传承的认可。这里既是红色影像的诞生地,也理应成为红色记忆的传播地。从湖北电影制片厂的对革命岁月的生动记录,到影片修复的光彩新生,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接力棒在江汉代代传承。

武汉市江汉区是一片红色热土。江汉火炬版图中坐落的中共五大会址、长江书店旧址等红色遗址恰是一段段真实历史的载体,为相关题材影视拍摄提供了身临其境的真实场景,让影片对革命场景的复刻无需凭空想象,自然也就更具现实感染力。1927年,在汉口黄陂会馆召开了中共五大,留下了大革命危急时期的探索印记。同年,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单行本在长江书店首发,让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随着墨香飘到大江南北。今年江汉区强化辖区红色资源活化利用,重现中共五大会址历史陈列原貌,长江书店则焕新为集历史展示、书籍展售、文创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空间。活化利用的红色地标与银幕上的革命故事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历史与艺术完成了深刻的互文。不断充实“实地探访+观影体悟”的模式,才能让“铭记历史”不再是一句口号,变成可感、可知、可共鸣的沉浸式体验。

“映像长江”电影周的启动,为江汉区红色文化挖掘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新契机。中山公园内广场的露天放映点,本身就是一次场景创新,除去了传统电影院在空间的隔绝感,让市民可以漫步休闲中与红色影像不期而遇。借此契机,江汉区可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构建更加立体多元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长江书店的红色书籍展售与原著读物形成联动,中共五大会址的历史陈列可配套放映相关主题影片片段,将观影、访址、阅读相融合,使红色印记更加生动地融入现实场景。此次电影周本身也是一种整合碎片化的红色资源、形成集中展示窗口的创新方式,不妨策划“跟着电影游江汉”红色精品线路,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影片展映活动联动,带领群众用脚步亲自丈量红色路线。同时,还可以利用AR、VR等智能技术,在红色旧址中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让参观者穿越时空,亲身体验革命年代的热血激情,让静态的历史文物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打卡地和体验场。银幕内外皆是历史的沉浸式体验,既能保持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又能增强文化吸引力。

光影会散场,但红色记忆的传承永不落幕。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为江汉区红色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窗口,当红色地标的精神内涵与银幕故事深度融合,这片红色热土必将孕育出更具活力的文化动能,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戴欣(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万松街道)

责编:袁莉莉

来源:梦回迷城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