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最佳聋人题材影片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0:47 2

摘要:这份精心挑选的影片清单聚焦于聋人的生活、奋斗与成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们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些电影不仅具有娱乐性,更通过真实的聋人社群描绘,促进观众的共情与理解。

这份精心挑选的影片清单聚焦于聋人的生活、奋斗与成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们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些电影不仅具有娱乐性,更通过真实的聋人社群描绘,促进观众的共情与理解。

《奇迹创造者》(1962)

这部影片并非完全聚焦于聋哑问题,生动描绘了既聋又盲的海伦·凯勒与其教师安妮·沙利文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了沟通上的重重困难。影片改编自根据海伦·凯勒自传《我的人生故事》创作的百老汇戏剧,获得了两项奥斯卡奖,同时拿下来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奖。

《心是孤独的猎手》(1968)

本片改编自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讲述一位聋人成为了几位小镇居民的倾诉对象,深刻展现了人类生活中孤立与联结的矛盾。饰演失聪主角的艾伦·阿金为角色专门学习了手语,为表演增添了真实感,最终他也凭借此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失宠于上帝的孩子们》(1986)

这部浪漫剧情片聚焦于一位语言教师和她曾经的聋哑学生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沟通、爱情和身份认同等主题。本片获得了5项奥斯卡提名,其中饰演聋人主角的玛莉·麦特琳最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当时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

《看我怎么说:聋人艺人纪录片》

See What I'm Saying: The Deaf Entertainers Documentary (2010)

这部纪录片追踪了四位聋人艺人的历程:一位喜剧演员、一位鼓手、一位演员和一位歌手,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以及在娱乐行业中所面临的挑战,为观众深入了解聋人群体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心琴调音师》(2019)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失聪男子成为成功音效工程师的故事,探讨了其职业的讽刺意味与美好之处,以动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寂静中找到和谐。这部作品感人至深,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由真正的聋人演员出演,确保了对聋人文化的刻画真实可信。

《此时倾听》(2007)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导演的聋哑父母的艰难抉择,已经60多岁的他们决定接受危险的手术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觉。影片以亲密的视角呈现了围绕人工耳蜗植入所引发的个人及群体层面的辩论,深入探讨了这一决定背后的情感和文化意义。

《走出寂静》(1996)

这部德国影片聚焦于一个出生于聋人家庭但听力正常的女孩,着重展现了她在弥合两个世界鸿沟的同时,努力寻找自我声音的历程。该片曾作为德国参选影片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并获得提名。相比之下,20多年后美国翻拍的同题材电影《健听女孩》就幸运得多了。

《无声的呐喊》(2000)

这部纪录片深入呈现了两位兄弟的生活,一位失聪,一位听力正常,展现了他们对子女人工耳蜗植入的不同看法,探索了聋人群体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

《健听女孩》(2021)

原片名“CODA”意为“聋人父母的孩子”。这部温馨的影片讲述一个在聋人家庭中成长的听力正常的少女发现自己对唱歌充满热情,从而引发了家庭成员之间意想不到的波动。

该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荣获评审团大奖,最终成为了首部主要由聋人演员出演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电影。

《聋哑部落》(2014)

这部乌克兰电影全程以手语呈现,没有字幕,讲述了聋人寄宿学校里一名聋人少年加入犯罪团伙的故事,真实展现了聋人文化与犯罪现象的交织。

影片由全聋人演员阵容出演,导演米罗斯拉夫·斯拉博什皮茨基为执导本片专门学习了手语。

来源:电影角

相关推荐